教师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46583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谈教师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摘要:教师口语不仅要适应学科的不同,还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差异,因为学生接受水平不同、态度不同、个性倾向不同,对教师教学口语的感受、理解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必须重视并适应这些个体的、群体的差异。在教师口语的运用中,在遵循教育一般原则的同时,坚持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教师口语;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因材施教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知识水平相仿,教学的内容、对象相同,但教学效果却迥然相异。出现这种情形有多种原因,但教师口语水平的高低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优秀教师的口语,可以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可以这样说,教师正确运用口语是教学技能的核心,也是教师口语艺术的核心。一、对不同接受水平学生的教师口语的运用(一)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1.教师口语要浅显通俗。教师要多用直观性强的口语说话,在教学中多用描述、比喻、对比等,以增强教师口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表述的重点要鲜明、突出。教师说到重点的地方,语速放慢,表达要有变化,提高声调,用“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点很重要”等一类提示语,突出重要的、关键的内容;用“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也可以这样理解”等一类的过渡语,对难点内容做必要的重复性的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