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45113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稿本组教材以“珍爱我们的家园”为主题安排了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四篇文章和一次口语交际和习作。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2、 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

2、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本组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的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有一定的科学味道,学生应该很感兴趣。教学时,应将此区别于科学课,把重点放在对字词句的拼读理解上。教学安排: 本组可用12-14课时 13、只有一个地球一、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

3、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预习内容1我会读: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2、我要说: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的内容。2、学习作者通过采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手法(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认真研读,仔细品味。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4、,同时又太用以破碎了”的感叹?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四、课堂检测1、我会填1、我们要( )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 )让地球更好地( )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2、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五、课后作业1、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2、阅读主题丛书中爱护我们的家园。六、板书设计13、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外观 美丽壮观 地球资源 无私慷慨有限 保护地球 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教后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全文以“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说明了人们只有精心保护地球,地球才能更好地造福我们的的子孙后代。本单元的重点是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篇文章结构严谨,中心明确

5、,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要领会中心并不难。因此,我设想让学生以自渎自悟、交流学习心得的方法来读懂课文,还学生课堂的主权,他们能自己学懂的就让他们自己去感悟。 首先大胆设想,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本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可以从课题入手,展开学习。揭题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明确了“全世界人民都是地球村的居民“这一道理。然后我追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来说明这个观点?学生沉默片刻后,大胆设想:可以举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让大家从他的事例中明白“只有一个地球”;可以运用一些名言警句,从中感悟“只有一个地球”,使说理更充分。同学们的设想多有道理!虽然学生接

6、触说明文不多,或许还不了解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实践证明,这样设计可行,而且可以让学生懂得: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用充分的事实有力地来证明。 其次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被破坏没有其它星球可去”。因此,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文章。那么怎样让学生感悟地球急需人类保护呢?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激发学生对爱护地球之情。从而懂得: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最后交流心得,培养学生领悟能力。在感受保护地球的迫切性后

7、,懂得文章的中心后,我让学生自渎自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这是我在课堂上的一种尝试。有时,学生的自学能力、领悟能力是非常棒的,甚至老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他们也能用心去感悟。阅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是不同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说理解,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回惊奇地发现,很多地方学生能自己读懂,不需要老师繁琐的分析。课堂上,学生表现不错,能注意到文章的结构,能注意到所选例子的之间的联系,能注意到在写法上作者是精心安排这几个事例的。从而,领悟写好文章除了选材外,还要精心安排。相信学生,还他们课堂的主权,让他们自己去读一读、悟一悟,说不定能收获一份惊喜。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案一、学习目

8、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维护生态平衡。3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二、预习学案1我会读生机勃勃 一命呜呼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繁殖 厄运 毙命 宠儿 糟蹋 相悖2我了解: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以从而导致了巨大的为例,阐明了、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这一客观规律。3、我不知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三、导学案(一)读议结合,合作探究1、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森林有什么变化?2、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鹿群有什么变化?3、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人们对

9、狼和鹿的认识有什么变化?(二)再读再议,深入探究人们怎么会变成破坏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三)拓展延伸, 加深体会。 1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2如果要你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立一块警示牌,你会在上面写些什么?四、课堂检测我会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为了( )鹿而去( )狼,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和鹿群自身的( ).五、课后作业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类似的例子,这种不尊重自然之道,随意破坏食物之间的联系,而使人类受到惩罚的故事。查查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六、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狼吃鹿消灭狼鹿增多鹿吃植被鹿死亡 (不能违背生物界发展规律)15.这片土地是神圣

10、的一、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省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词句,体会课文上表达的特点。4、体会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二、预习学案1、我会读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2、我知道。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与大地上的的血肉关系。3、我不知 :(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三、导学案(一)读议结合,合作探究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印第安人怎

11、样的优秀品质?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二)再读再议,深入感悟1.人们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土地?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生自读所找的句子。2、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感悟,使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三)深化“神圣”,联系生活。教师小结: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生长的物质,是人类的生命不断得已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四)立足文本,拓展阅读阅读主题丛书爱护我们的家园1、了解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2、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五、课堂检测我会填我们是大地的( ),大地也是我们的

12、()。()是我们的姐妹,()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我们和大地上的()、()同属于一个家园。六、课后作业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七、板书设计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善待河水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善待动物教后思:本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课题质疑。他们提出了:“这片土地在哪里?”“这片土地是什么样子的?”“这片土地因什么而神圣”“作者是哪几个方面去阐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中心的?”等一系列问题。我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文,自读课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针对性的学习是最见成效的。第

13、二个环节,我们针对“这片土地因什么而神圣”这个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我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去了解这片土地神圣的原因,大家很快抓住了要点:因为这片土地上有圣洁的河水。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因为这片土地上有圣洁的空气。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你们应该善待空气。因为这片土地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你们应该善待动物。所以,这是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是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

14、,这是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是一片印第安人心中神圣的土地。最后我抓住“作者是哪几个方面去阐述神圣的?”这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脉络,让学生们通过充分的朗读来体会作者表达的主次。告诫白人要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课的最后,我呼吁大家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热爱土地、珍惜资源,了解了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懂得了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教学时我紧扣课题,质疑激趣,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等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的习惯。学生在理解文本时,也掌握得不错,能较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同时也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从而使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 16、青山不老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二、预习学案1、我知道一位岁的老人,他从岁开始就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3、我了解读完课文后,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4、我不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