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31379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考试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北纬 40全年各月水平面、南向表面和东西向表面每天获得的太阳总辐射照度。对于水平面来说,夏季总辐射 照度达到最大;而南向垂直表面,在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最大。(图 P14)11. 建筑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大气压力、风、空气温湿度、地温、有效天空温度、降水等。12. 在陆地上的同一位置,冬季的大气压力要比夏季的高,但变化范围仅在5%以内。13. 气象台一般以距平坦地面10m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14. 为了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方的风向和风速,通常用当地的风玫瑰图来表示。15.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地吹响温度较高的山坡,夜间风又从降低了温度的山坡吹向谷地。16. 海陆风

2、:日间陆地表面的热空气上升,海面的冷空气流向陆地,夜间陆地表面附近的冷空气流向海面。17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18. (简答)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的改变?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 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增温是非常微弱的,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 热量交换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19. 全天中的气温,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 点左右,而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 后,而不是在午夜。这是由于空气与地面间因辐射换热而增温或降温,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20. 日较差:一日内气温

3、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通常用来表示气温的变化。21. 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22. 霜冻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23. 有效天空温度:不仅与气温有关,而且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云量以及地表温度等因素有关,大致在230K到285K 之间。24. (简答)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即便是在晴朗天气的夏季夜间,有效天空温度也有可 能达到0C以下。天气越晴朗,夜间有效天空温度就越低。因此,夜间室外物体朝向天空的表面会向天空辐射散热, 所以清晨树叶上表面会结霜、结露。25. 一般以15m作为恒温层的分界线,深度小于15m的地层称为浅层,大于1

4、5m的称为深层。26. 受地热的影响,深度每增加30m,地层平均温度一般就会增加1C左右。27. 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图 P27)28.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29. 什么事热岛现象?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 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 线极为相似的气温分布现象。30热岛强度 T:以热岛中心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31. 部分地区要求大寒日的满窗日照时间不低于2小时,部分地区要求冬至日的满窗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

5、了解)32. 日照间距系数:建筑间距与前面遮挡的楼高比值d/h。长春需要2.5左右。33. 终日日影:由于建筑的互遮挡和自遮挡,有的地方在一天中都没有日照的这种现象。34. 永久日影:由于建筑的互遮挡和自遮挡,有的地方在一年中都没有日照的这种现象。35.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表P37)36. 建筑气候区划将全国划为七个一级区。37. 无论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还是室内产热产湿,其作用形式基本为对流换热、导热和辐射三种形式。38. 得热: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39. (简答)为什么玻

6、璃会有温室效应?玻璃对不同波长的辐射有选择性,即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和波长3p m以下 的近红外线来说几乎是透明的,但却能够有效的阻隔长波红外线辐射。因此,当太阳直射到普通玻璃窗上时,绝大 部分的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线将会透过玻璃,只有长波红外线会被玻璃反射和吸收,但这部分能量在太阳辐射中所占 得比例很少。玻璃能够有效的阻隔室内向室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因此具有温度效应。40. 低辐射玻璃:将具有低红外发射率、高红外反射率的金属采用真空沉积技术,在普通玻璃表面沉积一层极薄的金 属涂层制成的,也称作low-e玻璃。41.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tair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公

7、式:tz=tair+aI/a out, 夜间没有太阳辐射的作用,而天空的背景温度远远低于空气温度,因此建筑物向天空的辐射放热量是不可以忽略的。(小计算)42. 由于围护结构存在热惯性,因此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温度的波动幅度与外扰波动幅度之间存在衰减和延迟的 关系,衰减和滞后的程度取决于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围护结构的热容量越大,蓄热能力就越大,滞后的时间就越 长,波幅的衰减就越大。43. 通过外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过程的两种不同类型: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热传导以及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日射辐 射得热。44.low-e 膜或者 low-e 玻璃可以明显有效的降低透光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其原理在于 l

8、ow-e 膜或者 low-e 玻璃具 有对长波辐射的低发射率和高反射率。45. 标准太阳得热量:常以某种类型和厚度的玻璃作为标准透光材料,取其在无遮挡条件下的太阳得热量,用符号SSG 表示,单位为 W/m2。46. 我国、美国和日本均采用3 mm厚普通玻璃作为标准透光材料。47. 遮阳系数Cn:设置了遮阳设施后的透光外围护结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未设置遮阳设施时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比。48. 遮挡系数Cs:是太阳辐射通过某种玻璃或透光材料的实际太阳得热量与通过厚度为3 mm厚标准玻璃的太阳得热 量 SSG 的比值。49. 如果围护结构内任一断面上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该断面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9、在此断面就会有水蒸气 凝结,如果该断面温度低于零度,还将出现冻结现象。所有这些现象将导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增大,加大围护结 构的传热量,并加速围护结构的损坏。为此,对于维护结构的湿状态也应有所要求。必要时,在围护结构内应设置 蒸汽隔层或其他结构措施,以避免围护结构内部出现水蒸气凝结或冻结现象。(小题,了解)50换气次数法求空气渗透量:La=nV,式中n换气次数,次/h; V房间容积,m3。51. 冷负荷: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 部分。52. 热负荷: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向室内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

10、负荷和潜热负 荷两部分。53. 负荷与得热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冷负荷与得热量有关,但并不等于得热。如果热源只有对流散热,各围护结 构内表面和室内设施表面的温差很小,则冷负荷基本就等于得热量,否则冷负荷与得热是不同的。如果有显著的辐 射得热存在,由于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和家具的蓄热作用,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就存在着相位差和幅度差,即时间上 有延迟,幅度也有衰减。54. (简答)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是否等于建筑物的瞬时冷负荷?辐射部分进入到室内后并不直接进入到空气中, 而会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和家具的表面,提高这些表面的温度后,再通过对流换热方式逐 步释放到空气中,形成冷负荷。55

11、. 动态计算法分为:谐波反应法,冷负荷系数法。56. (简答)为什么冬季往往可以采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而夏天却一定要采用动态计算法计算空调负荷?计算夏 季冷负荷不能采用日平均温差的稳态算法,否则可能导致完全错误的结果。这是因为尽管夏季日间瞬时室外温度可 能要比室内温度高很多,但夜间却有可能低于室内温度,因此与冬季相比,室内外平均温差并不大,但波动的幅度 却相对比较大,如果采用日平均温差的稳态算法,则导致冷负荷计算结果偏小。另一方面,如果采用逐时室内外温 差,忽略围护结构的衰减延迟作用,则会导致冷负荷计算结果偏大。57. 代谢率:在人体细胞中,食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被分解氧化,实现人体的新陈代谢

12、,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 率。58. 腋温:平均量36.8C,变动范围36.0C37.4C。59人体的热平衡公式:M-W-C-R-E-S=0,式中M人体能量代谢率,决定于人体的活动量大小,W/m2; W人体 所做的机械功,W/m2; C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W/m2; 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 过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W/m2; E汗液蒸发和呼出的水蒸气所带走的热量,W/m2; S人体蓄热率,W/m2。60.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形式:包括对流、辐射和蒸发。61. 在高温环境下,空气湿度偏高会增加人体的热感。但是在低温环境下如果空气湿度过高,就会使衣物变得潮湿,从而降低衣物

13、的热阻,强化了衣物与人体的传热,反而会增加人体的冷感。(小题)62. 平均辐射温度:是一个假想的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 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63. 服装热阻:服装本身的显热热阻,单位m2?K/W和clo, lclo=0.155m2?K/W。64. 如果一个人静立的服装热阻是1clo,则当他行走步速为90步/min时,他的服装热阻会下降0.52clo,变成0.48clo。65. 人体各部位的冷点数目明显多于热点。66. “中性”状态:人体用于体温调节所消耗的能量最少,人感到不冷不热的这种感觉。67热感觉投票TSV:在进行热感觉实验的时候

14、,设置一些投票选择方式来让受试者说出自己的热感觉的这种投票 选择的方式。68.热舒适投票TCV:在进行热感觉实验的时候,设置评价热舒适的程度的这种投票选择的方式。69热舒适投票TCV与热感觉投票TSV的标度。(表P104)70. 引起热不舒适感觉的原因: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空气湿度;垂直温差;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 其他因素。71. 空气湿度的增加并不能改变出汗量,但却能改变皮肤的湿润度。72. 潮湿的环境令人感到不舒适的主要原因是使皮肤的“黏着性”增加。73. 导致不舒适的最低风速约为 0.25m/s。74置换通风:房间人员头脚温差不应大于3C。75.PMV指标: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

15、的人体热负荷TL而得出的,其理论依据是当人体处于稳态的热环 境下,人体的热负荷越大,人体偏离热舒适的状态就越远。76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指标:表示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77. PMV-PPD指标的推荐值在-0.5+0.5之间,相当于人群中允许有10%的人感觉不满意。78. 人体由中性环境突变到冷或热的环境时,热感觉的变化有一个滞后。而从冷或热环境突变到中性环境时,人体的 热感觉响应较快,而且热感觉出现“超越”的情况,即皮肤温度与热感觉存在分离现象。79室内空气污染按其污染物特性可分为三类:(1)化学污染:主要为有机挥发性化合物,最主要的为甲醛和甲苯,无 机污染物主要为氨气;物理污染:主

16、要指灰尘、重金属和放射性氡、纤维尘和烟尘等的污染;生物污染:细菌、 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污染。80有机挥发物(VOC):是一类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81.氡气(Rn):是天然存在的无色、无味、非挥发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半衰期较长,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主要环 境致癌物之一。82病态建筑综合症(SBS):是指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关的一类症状的总称。其通常症状 包括眼睛、鼻子或者咽喉刺激、头痛、疲劳、精力不足、烦躁、皮肤干燥、鼻充血、呼吸困难、鼻子出血和恶心等 这种病症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病症会明显的减弱或消失。83. 房间新风量公式:Q=m/C2-Cs,式中Q房间新风量,m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