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26583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改革讨论论文摘要:主要针对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突出行业特色到兼顾拓宽就业渠道两方面进展讨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教学内容确实定、综合性实验的开发以及理论环节的加强等诸多方面进展阐述,以期到达进步学生理论创新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和自我学习才能的目的。论文关键词:电厂化学;电力行业;课程设置电厂化学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内容包括化学水处理、热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电厂燃料、电力用油、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各种处理设备的设计、运行维护和在线监视与控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电厂化学只是电力院校的一个专业方向,一般设在应用化学或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之下。这

2、个专业的存在与开展,从根本上讲是与电力行业的开展息息相关的,如何处理该专业的行业特色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拟从课程体系设置角度来加以讨论。一、课程设置要表达鲜明的电力行业特点1.设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表达,反映了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通过对老牌电力院校的走访与调研,与电力企业、设计院的沟通与交流,在行业权威、专业老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反复研讨下,确定专业培养目的、主干课程和理论环节,而且要根据行业开展的需求,适时地对主

3、干课程和教学内容进展调整。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与电力行业的实际严密结合在教学中,尤其是重点专业课的教学要以才能培养为本位,这种才能包括理论动手才能、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自我学习进步的才能。要以职业技能考试为根据改革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可以参考国家技能鉴定的“电厂化学设备检修工、“水处理值班员及更高的“国家注册环评师等对理论与理论动手才能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及设计考核内容。教学安排中,可将相关课程按照逻辑关系顺序进展设置,认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程之前进展,毕业实习安排在全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学习“发电厂动力工程后,再安排“电厂给水处理及“大气污染控制等课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专业内容,形成合理

4、的课程体系。对于电厂化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穿插的教学内容来讲,还是要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的原那么。如“电厂化学仪表课程,虽然属于电厂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它涉及到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方面内容,在学习中要以掌握概念、强调应用为主,重点掌握水处理程序控制,满足理论需要即可。3.开发基于电厂化学特色的化学综合实验电厂化学专业属于应用型工科专业体系,主要是化学与电力消费的结合,要强调理论环节所占的比重。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是验证性实验开设的比拟多,而综合性实验较少,这可能是受条件所限的缘故,其实综合性实验是对理论学习内容以及动手才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教学中要多开发此类型的实验。例如关

5、于去离子水锅炉补给水制备的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不同制水工艺的选用,可以是预处理+反浸透+EDI的制水流程,也可以是预处理+反浸透+混床的形式,也可以是预处理+反浸透+一级复床+混床的方式,还可以是预处理+一级复床+混床的形式。在离子交换中还可以包括交换树脂的选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和活化、运行参数的变化等内容。用一个大的综合性实验模拟不同工艺流程的操作,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此实验工程除了可以考察“电厂给水处理课程的综合内容,还可以与其他课程交融。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展和教学条件及老师的教学心得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承受才能及反应的信息逐步完善自编的实验教材。二、课程设置

6、要紧跟电力行业开展趋势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过去电厂中的除盐主要是树脂离子交换,但如今膜技术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甚至出现了全膜法的除盐,大有取代离子交换的趋势,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开展是应用学科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老师紧跟专业开展的步伐,掌握最新、最实用技术,调整教学重心,并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大多数电厂给水处理教材中对凝结水精处理局部往往缺乏详细的讲解,而如今绝大局部的电厂都需要对凝结水进展处理,所以如今电厂给水处理这门课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内容。而像过去常常重点讲的过滤设备-无阀滤池,如今由于它的自用水率比拟高,应用受到限制,反而不能用比拟大的篇幅来介绍它。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要从多方位

7、来考察学生的素质,理论考试只占分数的一局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大作业成绩均要算在最后的考核成绩中。2.加强理论教学环节一是要重视实习根底的建立,二是要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实习基地是学生进展实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加强实习基地建立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在组织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熟悉认知较多的设备,较直观地熟悉流程,但消费企业往往出于消费任务和平安因素的考虑,提供的动手时机较少。而在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可以在相关设备上动手操作,按设定的参数进展系统的仿真操作,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动手才能。但可操作设备可能有限,故这两种实习方式是各有利弊的,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为学生提

8、供一个全方位的理论时机。毕业设计可以采取“导师制,让老师提早甚至可以从专业课的学习之初就介入到对学生的指导中,让学生边上课边完成一些查资料、开展根底实验等工作,最后用完好的一个学期时间完成自己的论文,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一种理论气氛、科研气氛。三、课程设置要兼顾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一个专业建立成功与否的一个很关键因素,假如电厂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只瞄准电力系统的话,就业和开展就受到限制。虽然如今国家的电力事业开展非常迅猛,但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进步,需要电厂化学专业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能到电力部门就业的毕业生只能占总数的一局部,其他的可能还是要通过考研升学或者从化工、环境工程等其他途径走出去,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要考虑这方面的情况。在专业根底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大化学以及化工原理等课程,使学生有一个学习进步的根底,其他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微生物根底、工业催化及煤化工等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使电厂化学的毕业生不仅可从事电力行业应用化学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石油、化工、煤炭、环保等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总之,电厂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探究专业开展方向、提升专业教学程度,从特色上下功夫,兼顾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效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