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26581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教学课题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实行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课题研究是教学研究基本功的核心。教学课题研究水平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水平。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水平,才能胜任指导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工作;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水平,才能更好地破解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水平,并形成长期的研究方向,展开系列教学课题研究,才能成为教艺独特、教学成效显著、深受学生喜爱的魅力教师。一、什么是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形式。教学研究课题,是指教学领域里的特定问题而集中展开的研究题目。它通常由研究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管理程序,正式批准立项的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课题的分类教学研究

2、课题可分为教学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开发性研究课题三类。教学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指向教学基本规律的理论性探讨,如“对教学本质的考察”“对教学功能的分析”就属于这种类型,它不直接指向当前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展开这类基础性研究,需要查阅大量的理论文献资料,实行缜密的逻辑演绎,要占用大量时间。一线教师不宜(或尽量少地)选择这类课题实行研究。应用性研究课题具有直接实践意义,它着重考虑如何将理论或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探索搞好教学工作的规律,以及如何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对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解。这种研究不但有助于直接解决一线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

3、质量,也有利于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为基础教育提供实践经验与材料。开发性研究课题旨在使用研究的成果,开辟新的应用途径,发展已有的成果的研究。教学问题与教学研究课题的关系即使课题来自问题,但问题并不就是课题,教学问题与教学研究课题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因为:问题是原生的,课题是人为的;问题是客观的,课题是建构的;问题在先,课题在后,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成为课题;课题是“问题的转换”,问题转化为课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它要具有价值性、可行性,有其明确、具体的研究指向和研究目标,有较严格的方法要求等。教学研究课题的来源1招标课题:这是是指由科研主管部门规划后发布,由教师个人或所在单位申报

4、,科研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项目。2.委托课题:这是指一些大学、研究机构、行政部门或相关企事业单位委托、实施研究的项目。3.自选课题:这是学校或教师根据校本和师本实际自行确定的课题,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二、如何确立教学研究课题教学课题研究是从选择和确立课题开始的。科学学的创立者JD贝尔纳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为研究战略的起点。”选择和确立课题是一个初步明确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的过程,课题选择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研究课题

5、的成败。(一)确立教学研究课题的原则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原则有四条:一是需要性原则,即根据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课题,重视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实行研究。二是科学性原则,即选题必须有理论根据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具有科学价值。三是创新性原则,即所选的课题应该是他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有人提出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四是可行性原则,即指所选课题应该具备展开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占有资料、研究经费等主客观条件。(二)确立教学研究课题的途径作为一线教师来说,选题的关键在于从自身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从中寻找研究点,提炼出研究课题。1.基于

6、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提出课题(新任务带来的新问题)。例如,“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程中地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基于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课题(质量提升面临的问题)。例如,“高中理科学习方式转变与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3.基于科学课论的使用提出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高中学生多元智能自我开发的研究.4.基于教学成果的借鉴提出课题(寻找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例如,“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生态课堂构建研究5.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后续研究的课题(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教学风格)。三、教学课题研究流程有哪些阶段展开课题研究都要经历一定的流程,学生实行

7、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通常经过九个环节:1.成立研究组,确定课题;2.制订课题研究方案;3.课题论证与交流;4.实施研究方案;5.中期交流与评价;6.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7.形成研究成果;8.交流与展示研究成果;9.课题评价与反思。(见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材料与过程指导)教师开展的教学课题研究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流程有所不同,通常分成研究准备、研究实施、形成成果和成果评价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各阶段之间相互衔接。(一)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包括思想准备、理论准备、条件准备和计划准备等。这一阶段主要有确定课题、设计课题和制订方案三个环节。

8、1.确定课题教师是教学课题研究的主体。我们要掌握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如怀疑的策略、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类比与移植的策略、探究与体察的策略等,从自身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选题原则,提炼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课题。2.设计课题研究人员从科学性、应用价值、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所选课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论证和设计,并在设计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申请工作。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一般分为7个部分:(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3)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5)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6)预期研究成果(7)

9、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3.制定方案课题立项后就要制订实施研究的计划。研究方案是对研究工作的整体安排,制订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划分工作阶段、安排工作程序、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估算每一阶段需要的时间,确定研究的组织形式,进行人员分工,规定对研究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时间和方法,每阶段和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研究经费的预算以及研究成果的鉴定方式等。研究方案的格式为:

10、(1)课题名称(2)研究单位名称和研究人员名单(3)研究背景与目的,包括课题研究的缘由及其意义、课题的目的和任务;(4)研究计划,包括关键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组合、研究方法及实施要点、观测项目及指标、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的方法等;(5)组织工作,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与分工、研究日程或分阶段工作计划及分阶段成果指标、研究所需设备及经费的框算等;(6)主要参考文献;(7)制订方案的日期及制订人签名。上述三部分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的准备阶段结束。但具体实施研究前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如培训研究人员,熟悉研究对象等。一些重大项目,在正式开题研究之前,还要对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由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

11、,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在通过论证后才能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二)研究实施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包括四个环节:1.收集事实材料收集事实材料是指在运用既定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把所取得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包括文献资料、谈话记录、回收问卷、实验数据、测试结果、学生作业、观察记录等与课题有关的材料,都进行收集。事实材料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检索、记录而得到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获得的数据资料。资料收集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资料搜集、数据采集的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二是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三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2.整理事实资料

12、整理事实资料是指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整理事实资料一般要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核对的任务是对获取的事实资料,从资料来源、资料的完整和准确等角度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基本事实资料的可靠。分类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需要把获得的事实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挑选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事实资料对研究的有用程度,在分类的基础上,挑选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资料,淘汰错误的、用途不大的资料。3.分析处理事实资料事实资料整理以后,要根据资料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和处理,文献资料主要用逻辑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资料主要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

13、究。教育科学研究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分析研究,它对研究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占有的资料中获取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对占有的事实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和技术加工,完成课题设计中提出的研究任务对于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归类、类比、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想像、假设等方式,采用何种逻辑分析方法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掌握的文献资料的特点灵活选择。对于数据资料的处理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经过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把分析结果用数据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处理数据资料一般有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统计分析。统

14、计描述主要工作是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计算分布特征和变异情况。统计推断的主要任务是从所获得的数据停息来推测,断定一些未知的信息。统计分析主要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和模糊统计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得出深刻而科学的结论。4.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是实施研究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任务是把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和数据处理的结果,本着客观、科学、严谨的原则用概括较强的语言简练地表现出来。所表现出来的,可以是基本的判断,可以是原则,也可以是原理。这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任务完成的具体表现。研究结论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概括性,表明结论是通过

15、对事实资料深入研究后提炼出来的,要求用明确的概括语言来表述;二是证明性,表明研究结论有科学的依据和推断,不是机械地把某些结果相加在一起,也不是臆断。(三)形成成果阶段教育科学研究程序中的第三阶段是形成成果阶段。成果形成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1.确定成果表现形式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察报告、实验总结、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等,也可以是计算机软件、应用模型等。研究人员要根据研究的层次和类型、课题设计中的成果形式以及研究工作的特点,确定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通常,不同层次的教学研究,其成果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应用研究层次上的成果表现形式,除了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外,还可以表现为调查报告、实验报

16、告、应用模型、计算机软件和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方法、规范及制度等形式。2.设计研究成果基本结构尽管教育科研成果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作为成果主体的研究文本通常由六个部分组成:(1)题目。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如“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新策略研究报告”(2)署名。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3)引论即为研究成果的前言。调查报告主要写明调查的目的、原因、意义等;实验报告主要写明实验的缘由、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力求简明扼要。引论部分通常用“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标题标出。(4)主论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在主体中,作者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