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23194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宾县特殊教育学校 李艳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 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2、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性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中小学课程的设计将学生固定在“知识世界”里,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科

3、学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难以体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快乐,学生是否真正需要,我们往往不予充分关注,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要改变学科教学的传统,就是要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生活化的研究 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具体教育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归宿。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先前经验(即日常生活经验),并预设生成结果,使语文课堂能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4、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新编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时代感强,贴近于学生生活。在课题实践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影响,最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的研究 1、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体验渠道,从单一体验走向复合体验; 2、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变单一的语言智能展示向多元智能展示; 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目前单调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生动;(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生活化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越来越体现出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也要生活化,要让学生感受到好像不是在课堂,而是在家里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充满着亲情和友情,同时指导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要贴近生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