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23028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 对称现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1117页。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建立起对称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感受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对称1开门见山,指出学习课题:对称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对称。 2.独立看书第115116页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1156页,边看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看了,想了,想不想说说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或看书后的想法。 要求:组内每个人均要

2、发言,老师可以通过看、听、问的方式了解组内说的情况。.全班交流 抽代表在全班交流,有不同的发现时,其他小组派代表补充,相同发现不重复发言。 要求:发言时要说明是组中集体的认识还是个别认识,如果有个别认识,应说明是谁认识到 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调控,如果学生表达偏离建立对称概念的目标时,要适时适宜导回,并注意点到对称的本质,即对称事物(以及后面的轴对称图形)的共性: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完全一样。不要在美、漂亮这些非本质属性上过多纠缠! 点评:对称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然而这两个字对学生来说仅仅是两个字(符号)而已,它到底有什么实际含义,学生是弄不清楚的。为了让学生脑中有一些初步的、具体的表

3、象,就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进行感知,进而初步发现这些对称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到底到哪里找这些素材呢现成的课本上就 有!于是便有了上面的教学安排。此安排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上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作用。学生独立看、想,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在生活中(室内、室外、校外)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认识 (1)教师:同学们通过看书、交流知道了许多物体是对称的。其实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对称现象。想一想,你还发现过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为什么说它是对称的先独立想,再告诉同伴,好吗 ()抽代表全班交流,相互

4、学习。 在解释为什么说它是对称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出基本意思即可。点评:书上看到、学到的对称现象,生活中也有!此环节的安排一是用初步感知的对称现象的共性,在生活中去找符合这类共性特征的现象;二是拓宽对称的外延。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对称的认识 ()书上第117页第题做墨渍图。 (2)书上第117页第3题:搭积木,无积木者可用小棒、图片等代替。 要求:要边做边说,如:我搭了一口箱子,是对称的 点评:做更能强化对对称的认识。 四、在辨析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通过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许多图片(也可就用书上第19页练习二十第题的素材),让学生辨析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并简述原因。五、通过生

5、活中的反例进一步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不对称的事物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点穿:不对称的事物也有!但有些事物不对称的话就不美、不谐调、不方便。如:缺了一只眼、一只耳朵、一只手、一条腿的人或其他动物。点评:先正面建立了对称概念,再通过反例深化认识对称的本质。 六、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称)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指出:正因为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这样美丽、漂亮,想知道关于对称的更多知识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它。 点评:本课最大特点是抓住建立对称概念这个关键,先利用教科书上的材料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起一些表象,再通过用对称的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找对称现象,之后在动手做、动口辩等活动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