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21471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酒店管理 一、我国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1.企业注重短效,无视长效,功利心强。酒店行业作为人才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迫切,如何节约本钱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人力一直是酒店行业关注的问题。大多数酒店会大规模启用实习生,且实习期较长,一般为6个月或以上。与正式工相比,实习生的本钱低、培训期短。另外,由于酒店注重短效,无视长效,很少考虑学生的轮岗问题。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本上只接触本岗位的业务,且实习生的培训期一般比正式员工短,学生还没有适应岗位要求就已经上岗,这既给实习生带来了压力,也使他们对酒店行业失去了信心,影响其顺利择业就业。学校理解到这些情况后虽然会在校企合作协议中进

2、展说明,但很难影响企业的实际运营。2.学校的办学程度不高,影响校企合作的开展。1老师程度相对较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旅游专业老师从专业学校毕业后都要经历多年企业理论和屡次师资再培训后才能上岗授课。而纵观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大多数老师缺乏旅游企业理论经历,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理论技能相对较差。本科院校的老师学历高但理论经历缺乏,专科院校的老师学历普遍不高理论经历也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升。专业老师培养已成为制约专业课程改革和开展的瓶颈,并最终影响专业开展的整体质量和程度。2院校课程设置体系杂乱。目前高职高专的酒店专业为了进步学生就业率,设置了导游、酒店专业甚至航空效劳专业的课程,导致学生对专业

3、认识不清,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差。同时,局部高职酒店专业编订的教材也很难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缺少对企业和学生需要的调查,封闭性强,导致专业缺少必要的支撑。3实训设施不符合企业需要。酒店业面对的是人,而人的要求千变万化。为了满足客人要求,酒店必须及时更新硬软件设施。很多学校的实训环境很难与酒店同步,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很多酒店的设施较昂贵,如酒店前台软件和咖啡制作仪器等,学校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二是很多实训设备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导致实训室师资缺乏;三是多数院校对实训室建立的认识不到位、重投入轻规划,导致实训设施很难符合实际需要,很多设备的实际使用率不高。二、借鉴国外,立足国情,建立合适我

4、国高职酒店专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纵观国外职业教育开展之路,其核心在于:首先,重视理论与理论的结合,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注重老师素质的进步,从老师入职到再培训必须有严格的机制;再次,校企合理分工,实时沟通,理论与理论高度统一;最后,校企合作不仅有制度保证,还要有政府支撑。中国的职教开展虽然可以借鉴国外经历,但必须结合实际,建立一种合适我国高职酒店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长久机制,即走校企合作细深精;之路:1.加强师资建立是前提。1进步老师从业资格。国内高职酒店专业老师从业资格仅要求老师获得高校老师资格证,酒店专业作为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应更多突出老师的理论经历和技能,这一点可以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

5、。德国的老师从业标准非常严格,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在获得学历之后进企业实地工作12年,工作之后再到老师进修学院学习如何教学,学习完成之后还要到学校实习1年时间,这一切完成之后才能真正成为授课老师。专业老师虽然分开旅游第一线来到学校任教,但与业界一直保持亲密联络,对于他们而言,给予学生最新的行业知识比生搬硬套的理论知识更重要。因此,高职酒店专业老师上岗之前的企业理论至关重要。2构建老师学习体系。如何将行业最新开展态势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是老师的责任。详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行:首先,经常参加全球性或尖端性的酒店会议,并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团队分享。其次,利用顶岗实习契机,师生共同

6、学习。酒店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较长,老师可以在此期间嵌入企业与学生共同实习,根据专业和课程需要进驻企业相关岗位参与酒店正常运行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理解企业开展的最新动态和第一手的信息,将酒店实际工作经历应用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老师与学生同时进驻酒店,便于理解学生实习的环境和实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并加以解决。最后,老师利用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师资素质进步工程;提供的师资培训平台,从理论到理论、从国内到国外,系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2.进展校企深度合作,发挥企业作用。1企业嵌入专业建立,参与教学改革。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

7、企业需要,关键看课程设置、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需求契合,因此,企业参与教学至关重要。详细做法是: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联络企业相关部门主管经理修改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应进展深度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相关部门具有丰富理论经历的员工来学校授课,或者将学生带到企业,利用企业的理论环境进展现场教学。很多酒店专业的教材大而空;,主要原因就是闭门造车,缺少企业参与,因此,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尤其是实操局部需要企业参与,便于学生直接接触行业和企业开展的最新态势。2企业重视学生需要,因人设岗。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主要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尤其在岗位分配、是否轮岗等

8、核心问题上根本以企业要求为准,学校在学生实习中的参与度过低。因此,企业应因人定岗、因人设岗,将学生的要求与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而不仅仅考虑企业需要。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岗位的认知度和理解度进展轮岗,做到人尽其才。3.学校创造环境是关键。1为老师提供多方支持。师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这是一个长远工程,学校的支持至关重要。一方面,学校应为老师提供进入酒店理论的平台,在工资待遇、课时核算方面保证老师的根本利益,鼓励老师到企业理论;另一方面,多为老师提供学习、培训和考察的时机,如上海高职高专培训基地每年都会有针对酒店专业的培训,北京也有针对酒店专业师资赴德国和奥地利为期一个月

9、的考察活动等。能否让老师走出去,带进来;,最终取决于学校能否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2学校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多角度参与教学。学校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和企业充分参与教学。一是老师在进展教学设计时应特别重视学生的需求;二是鼓励学生进展教学反应、反思和评价;三是重视学生的参与。3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丰富实训室设备。目前大多数学校从两个方面来改善实训环境,一要改善硬件环境,更新实训设备;二应拓展实训室用处,用于校外相关产业的培训。笔者认为,要积极寻求合作企业的帮助,学校可申请合作酒店将局部淘汰设施设备转入校内实训室,并请合作酒店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方便校企的真正对接。三、小结旅游业开展迅速,旅游者要求千变万化,能否适应市场要求,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酒店专业注重学生、企业、学校多方的利益,创立一种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适应人才需求新形势,为我国酒店业开展助一臂之力。 周莉 单位: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