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19160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 施工准备工作3四、地下结构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6五、底板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防裂技术措施14六、施工操作工艺16七、保证质量控制措施21八、保证安全控制措施23九、附图一、编制依据1、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1标工程设计图纸2、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1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8、粉煤灰混凝土应

2、用技术规程(GBJl46);9、预拌混凝土(GBl490292) 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1、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 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二、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为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上盖物业主体工程1标单身宿舍楼(1号地块).工程地处深圳市大、小南山脚下,南临兴海大道,其间有疏港货运高架桥从旁通过。本工程12.200m标高平台以下的两层主体结构已由中铁一局施工完成,主要

3、用于车辆段联检库及车库,二层楼面设计活荷载为10kN/砼强度等级为C40,板厚180150mm.现场西南角有一条消防通道可直接到达标高12。200m楼面平台.平台上方为单身宿舍楼工程,有25层1栋,17层3栋、13层1栋、7层2栋,7栋建筑物,共分五段,总建筑面积62600。工程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深圳市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深圳市广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前期施工完成的12。200m以下结构,主要功能为单身宿舍入户大堂、架空绿化、停车库、设备用房,一段P1-CP1-H/P11P12轴下方为消防通道,也是由零米12。20m平台面的唯一

4、一条通道。一段、二段、四段、五段宿舍楼首层楼面设计标高为12.900m,二层楼面设计标高为20.400m、首层层高为7.5M、标准层层高为3m;三段13层未设计转换层,首层层高7。5m,各段转换层支撑面及下一层楼面活荷载均为10KN/。各段结构转换层标高、层高、混凝土强度及楼板厚度等概况如下表所示:段号标高(m)层高(mm)砼强度等级楼板厚度(mm)一段20。4007500 C45180二段20。4007500C45180四段20。4007500C45180五段20。4007500C45180注:各段建筑物首层的现有楼面标高是12.900米,比大平台高0。7米(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有关情况:1、

5、各段墙柱主要截面尺寸:一段:15001800(柱)、 6004100、 6005300、 6003400、 6002200、 5505600二段:10002000(柱)、 15001500(柱)、 15001800(柱)、15002200(柱)、 6001700、 6004400、 5007000、 5004300、 3506350三段:5003000、 3001900四段:12001500(柱)、 14001500(柱)、 7002700、 5002500五段:12001200(柱)、 7002500 、 7002000、 5002600、 50023002、各段梁板主要截面尺寸:一段、二段

6、、四段、五段二层结构转换层各轴线存在大量的超大梁,支模高度为7。5m,楼板厚度为180mm,支模座于12。900层梁板(楼板厚度150mm)上。一段:结构转换层超大梁截面主要有:5503800mm、10001800mm、18002500mm、18002800mm、10001500mm、15002000mm、6001200mm、6001500mm、10002200mm、4001200mm、6001400mm、8001500mm、15002500 mm等,其中部分15002500 mm 、18002500mm梁端有1000mm高加腋二段:结构转换层超大梁截面主要有:12001500mm、15002

7、500mm、8002000mm、10002000mm、12002000mm、6001200mm、6001500mm、12002200mm、14002200mm、14001500mm、8001500mm、12001800、10001800、5002000、12002500、17002500等。四段:结构转换层超大梁截面主要有:5001400mm、17002200mm、10002200mm、15002200mm、7001600mm、5002200mm、12002200mm、8002000mm、7002200mm等。五段:结构转换层超大梁截面主要有:5001400mm、7002200mm、17002

8、200mm、12002200mm、10002200mm、5001200mm、5001400mm、70016000mm、7001800mm等.其中F2-23F2-25F2AF2-B轴位置和 F225F228F2AF2B 轴分别在18.55米和17.5米有一夹层,层高分别为2。35米和2.9米,夹层板厚分别为150mm和180 mm.三、 施工准备工作 (一)、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人员组建及施工队伍由公司统一调配,现场要配备足够有丰富施工技术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确保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工程质量创优。主要施工管理人员架构安排如下:序号职位人数工作内容1项目经理1人负责全面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2项

9、目副经理1人负责生产管理3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负责施工技术4安全主任1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5专职测量员2人负责施工测量6专业施工工长7人现场施工与协调7质量员2人负责质量检查工作8安全员2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9材料员1人负责现场的材料供应10电工3人负责供电11焊工3人电焊作业12施工作业人员140人钢筋、混凝土作业(二)、 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与设计沟通: 了解混凝土的类型、强度等级和砼强度的龄期要求。 了解各区段主体结构的设计情况,叠合梁构造和技术要求。了解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变形外约束所采取的措施. 了解使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的特殊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对所有施工班组和作业人员作详细的施工技术和安

10、全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试配 根据转换层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提前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召开会议,研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设计方案。(三)、 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应注意,建筑物定位放线和高程的引进,都要经规划部门复核,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2、施工测量技术1)测量依据建设单位在场外提供若干坐标点及高程引测点;设计单位在总平面定位图上标出坐标轴方向线、点的坐标值及标高值。施工单位依此作为施测依据.2)仪器、工具全站仪、激光经纬仪或垂准经纬仪(DJ6C6),50m或

11、30m钢卷尺、15kg或10kg拉力器、水准仪和水准尺等。钢卷尺需经尺长和温度校正.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应在检校有效期内使用.3)精度要求距离用尺往返丈量达到精度120000,测角度用正倒镜达到精度2”。4)轴线平面控制整个工程的纵横轴线,根据建设方、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四方认可的控制网轴线图测定。平面控制网应在便于施测、使用和长期保留的原则下,要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图形,以便于闭合校核。丈量距离的精度应高于110000(即50m时,误差应小于5mm),测水平角或延长直线方向的误差应小于2”.5)高程控制标高测量时采用两次往返测试,取其平均值作为引测标准。闭合差控制在5mm或2

12、0mm(n为测站数;L为测线长度)范围内。四、转换层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本工程转换层大梁采用叠合施工,梁柱体积大、层高高、施工区段众多,施工组织复杂,必须事先制定严密的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流程、统一指挥,才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达到最佳的质量效果。转换层大截面梁大部分截面高度在1。5m以上,施工时拟采用二次浇筑的方法实施,第一次浇筑高度0。71.2m,浇筑完成后养护710天,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值控制),再浇筑余下砼,即转换层混凝土分三次浇筑:第一次待柱及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把墙柱混凝土浇筑到梁底位置,第二次紧随把叠合梁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三次

13、待叠合梁首层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约10天)后把叠合梁第二层混凝土及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总体上按照从1段到2段,4段5段到3段的施工流向进行施工,完成一段柱模安装,即可浇筑一段墙柱混凝土,主体结构同步跟进展开流水.一、水平施工缝处理方法1、第一次浇筑砼梁面高低差不超过300,放坡浇筑,坡度取1:51:6,并注意保证高度较小梁的梁端断面尺寸。2、砼浇筑过程中,当第一次浇筑到梁顶时,应多加些砼(约10mm),振捣密实后刮除梁顶面的浮浆,保证梁面砼密实.同时注意清除第二次浇注梁钢筋上的浮浆,防止降低钢筋的锚固结合力.3、当第二次浇筑砼时,应使用高压水枪及高压风清除梁面杂物,再1:1水泥浆满铺在施工

14、缝的面上15mm厚,再浇筑,以此保证上下梁结合紧密。二、转换层高低梁端的处理措施1、断面高1.5m(不包括1。5m)以下的梁一次浇筑.2、梁高2。8m及以上的梁,第一次浇筑1。2m,2.5m高的梁第一次浇筑1。1m,加腋梁浇筑1。0m;2.3m、2。2m高的梁第一次浇筑高1。0m,加腋梁浇筑0.9m,;1.5米以上(不含1.5米)2.0m高的梁第一次浇筑高0。80.9m, 1。5米高梁第一次浇筑0。7米。3、叠合界面需在第一次浇筑顶面增加通长纵向筋20200,横向筋(向下开口箍)14200 ,上下梁水平施工缝设拉结筋14250250,第一次梁浇筑后,埋入500,叠合梁处理增加费用由甲方支付,具体做法详叠合梁剖面示意图。三、大梁叠合界面混凝土含接施工工艺1)首先根据底板结构施工图的放坡要求,结合底板建筑图(由于取消面层做法)提前进行结构放坡的放样工作,明确放坡部位、标高;方格网间距要能够保证施工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2m2m一个方格点,把地下室结构底板标高标注在方格网上,指导施工现场测量使用,地下室结构放坡方格网详附图二。2)现场测量时用标桩在地面打上方格网,供底板底面测量控制标高使用;底板混凝土浇筑则采用在竖向钢筋标注底板面标高的方法进行控制,对于局部控制点间距太大的情况,采用通线的方法进行标高控制;现场施工时要加强测量工作,全过程监控底板的浇筑,确保底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