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186978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作者:梁森苗,邹秀琴,郑锡良,等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2015年第1期梁森苗1,邹秀琴2,郑锡良1,周晓音3,王一光4,任海英1,戚行江1,*(1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 2青田县农业局经作站;3丽水市农业局农作 站;4温州市农业局特产站)摘要:综述了杨梅果蝇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清洁腐烂杂物、清理落地果、网捕成虫、喷烟 熏杀、趋化性诱杀、趋光性诱杀、冬季清园、罗帐覆盖以及释放蝇蛹金小蜂、释放不育果蝇种 群等10项安全防控对策,以期为杨梅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杨梅果蝇;安全生产;防控对策目前,杨梅果蝇是我国杨梅生产上为害即将成熟或已成熟果实最严重的

2、害虫,危害杨梅的 果蝇有黑腹果蝇、拟果蝇、高桥氏果蝇和伊米果蝇4种,主要发生在910分熟的杨梅果实 上以及采摘后的贮藏过程中1,2。平常所谓的杨梅果蝇通常指田间为害果实的黑腹果蝇。黑腹 果蝇在2025C室温、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22小时后第1次蜕皮,2次蜕皮后发育为 3龄幼虫,幼虫能在2天内从卵长到正常形态大小。一个完整发育周期为57天,其中成虫期 23天、卵期1天、幼虫期1天、蛹期1 2天。黑腹果蝇食性非常广泛,可为害多种瓜果蔬菜 及许多植物的多汁器官。为害杨梅时卵产于果实的肉柱内或肉柱之间,孵化后即在肉柱间蛀食。 杨梅果蝇的发生,显著降低了杨梅的商品果率,严重影响着果农的经济效

3、益。同时,受利益驱 使,部分生产者违规使用农药防治杨梅果蝇,也给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因此,如 何让生产者重视并掌握杨梅果蝇的安全防控对策,已成为当前杨梅安全生产之急。1 发生规律杨梅果蝇可终年活动,世代重叠,无严格越冬过程。成虫生活节律明显,清晨和黄昏为活 动高峰期,夜间不活动。黑腹果蝇喜欢在酸甜腐烂等植物的器官和阴暗潮湿环境生存,特别是 在地势平坦、肥水充足、树冠高大和郁闭度高的杨梅园中发生较重,而山顶、坡地,园地卫生 条件好,树冠通风透光且树体强壮树的园中很少发生。一般从杨梅果实转色开始,黑腹果蝇即 从附近瓜田、菜地及覆盆子等植物上迁移为害,910成熟果实上虫口数量渐渐增加。果实

4、为害 期在1020天,23个果蝇发育周期,再转至其他瓜果菜上继续为害。发生较重的杨梅园,果 实肉柱内或肉柱之间会隐藏果蝇卵,不易被肉眼发现,特别是浙江“小暑”节气后受伤的被害 果实极易被病菌感染,直至霉烂或掉落地面,完全失去商品价值。2 安全防控对策2.1清洁腐烂杂物杨梅采摘前30天(浙江为每年5月中下旬),清除杨梅园腐烂杂物、杂草,集中到杨梅园 外烧毁处理,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杨梅果蝇的发生量。2.2 清理落地果将人工疏果的杨梅幼果、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收期的落地烂果及时拣尽,送出杨梅 园外一定距离的地方覆盖厚土,可避免杨梅雌果蝇大量在落地果上产卵、繁殖后返回杨梅园内 为害。2.3网捕成

5、虫保护和利用蜘蛛网,使其在杨梅树间结网,捕捉杨梅果蝇成虫。2.4喷烟熏杀在杨梅果实硬核着色期进入成熟期之间,用1.82%胺氯菊酯熏烟剂按1:1兑水,用喷烟 机械顺风向对地面喷烟,熏杀杨梅果蝇成虫,效果较好。2.5趋化性诱杀利用杨梅果蝇成虫趋化性,当杨梅果实进入第1生长高峰期,用敌百虫、香蕉、蜂蜜、食 醋以10:10:6:3配制成混合诱杀浆液,667m2约堆放10处进行诱杀,防效显著,好果率达 96%。或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5:10:10:20配制成诱饵,用塑料钵装液置于杨 梅园内,667m2放置68钵,诱杀成虫。定期清除诱虫钵内虫子,每周更换1次诱饵,效果也 较好。或用黄色黏虫板,

6、于杨梅果实成熟期间,直接悬挂于结果树内膛枝上,每隔1株挂1张, 效果较好。2.6趋光性诱杀利用杨梅果蝇成虫的趋光性,在杨梅园每0.67hm2安装1盏黄绿光灯(杨梅果蝇趋性最强 的光源波长为560nm )诱杀杨梅果蝇成虫效果最好,或每2hm2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杨梅 果蝇成虫效果也较好。2.7冬季清园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除杨梅全树冠喷洒石流合剂外,注重树冠投影的地面喷洒,根据病 虫的为害程度掌握在13次。也可在杨梅果蝇越冬成虫羽化前深翻土壤,使其不能羽化出土。2.8罗帐覆盖针对江浙一带杨梅果实采收期间,受杨梅果蝇为害导致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的实际问题, 以及杨梅安全、高效的生产要求,提出在采

7、收前40天仅将杨梅结果树,以40目防虫网为幔、 以毛竹为支架进行单株全树覆盖(即杨梅单株全树防虫网覆盖技术,简称“单株罗帐”)这一 物理措施,达到对果蝇的显著防效以及增效的目的3,4。使用防虫网后,停止使用一切农药、 激素和营养液。该项目技术操作简单、果农易学易懂,灵活性好,适应性广,是一项非常适宜 在果农中推广的新型的轻简化实用技术。主要原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田间自然温度升高,未 罩“罗帐”的杨梅树上的杨梅(自然种群)平均每株杨梅的带虫量急剧上升,高峰期达35头/ 株,其中最高虫量120头/株,带虫率高达60%100%,而笼罩“罗帐”的杨梅树上几乎没有, 彻底阻断果蝇对杨梅的危害,彻底不用化

8、学药剂,保障杨梅的食品安全。再者,杨梅是喜阴耐 湿的作物,挂帐后,晴天具有遮光保湿作用,雨天具有避雨保温作用,有利于杨梅果实发育。 主要效果是可适当推迟杨梅成熟期23天,延长采收期约4天,有利延缓采收和错开上市期, 调节采摘期间的紧缺劳力;可提高杨梅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杨梅的产量和优质果的比例,使 用防虫网后当年的单株杨梅平均增效40%50%;可延长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杨梅的食用安 全性;可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大风对果实的影响,较好地减轻雨水、高温等对果实的影响,在 采收期间直接起到减灾抗灾的功效,确保杨梅顺利收获。该项技术适用于矮化杨梅结果树。注意选择或进行大枝疏剪后的杨梅树体高度在2m以下

9、, 事先应对“罗帐”与单株树冠大小作相应估测,覆盖时期在采收前40天。如采收期雨水过多, 会导致杨梅果实白腐病发生;湿度过大山区如水库周围,会出现落果过多现象。2.9释放蝇蛹金小蜂通过饲养黑腹果蝇获得蝇蛹、蝇蛹金小蜂在果蝇蛹上接蜂、寄生蜂发育羽化、寄生蜂成蜂 饲养等步骤,成功繁育可控制杨梅园黑腹果蝇的蝇蛹金小蜂5。黑腹果蝇及其蛹期寄生蜂蝇蛹 金小蜂的人工饲养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合室内大量饲养蝇蛹金小蜂,获得大量寄生蜂用于试 验或杨梅园蝇蛹金小蜂释放,即使无专业背景的饲养人员,也可在短时间内学会独立操作;饲 养所需空间较小、成本较低。2.10释放不育果蝇种群首先,通过筛选黑腹果蝇人工饲料配方,在

10、明确黑腹果蝇人工饲养温度、湿度基础上,建 立黑腹果蝇规模化饲养系统与工艺流程。其次,在明确黑腹果蝇合适辐射虫态、剂量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辐射后黑腹果蝇的飞行与交配竞争能力,建立果蝇不育种群。再次,在温室和田间 释放杨梅果蝇不育种群,评价释放果蝇不育种群防治杨梅果蝇的田间效果。最后,建立基于辐 照不育技术的杨梅果蝇防控技术体系。但杨梅果蝇辐照不育种群的释放,还需进一步研究应用。(收稿:2014-09-18)参考文献:1戚行江,梁森苗,王强,等.杨梅病虫害及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 社,2014.2梁森苗,黄建珍,戚行江,等.杨梅病虫原色图谱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龚洁强.罗帐栽培技术助力黄岩东魁杨梅优质安全高效J.浙江柑桔,2013, (30) 1: 36-38.4黄茜斌,梁克宏,王允镔,等.东魁杨梅单树罗幔(帐)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柑桔,2011, 28(3):29-33.5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一种人工繁殖蝇蛹佣小蜂的方法P.中国发明专 利,CN103843726A.2014-0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