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18680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萨克族民俗中的传统节日及娱乐活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哈萨克族风俗章节老式节日及娱乐项目班级计科112班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能初步理解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如“哈萨克族的老式节日及娱乐项目”。 过程与方法 :懂得国内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老式节日及娱乐项目节日庆典。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感爱好,从而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具、资料 难点 能初步理解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中的老式节日及娱乐活动。 资料、图片教学难点核心 :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感爱好,理解身边的哈萨克族,从而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 学情分析:通过调查理解,学生基本上可以弄明白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老式节日及娱乐活动,教育学生要尊重各民族

2、独特的民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主导调控主体活动 时间 2, 导入哈萨克族是什么样的一种民族?同窗们,有关少数民族,你们都懂得哪些呢?有关少数民族的不同的风俗习惯,你又理解多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理解理解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中。3, 讨论学习、哈萨克族人擅什么?让我来告诉各位哈萨克族人是游牧民族,是属于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拥有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4,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办多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爱慕的娱乐项目。5, 哈萨克族-习俗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别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

3、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佳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佳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近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人们共餐。食毕人们同步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萨克族在婴儿出生后,别人不能问其性别,知情人也不许讲出去。第二、三天,举办庆祝,宰羊、邻里妇女要送礼物,青年男女在晚上跳舞。这种活动要进行三天。在婴儿0天时,举办

4、“四十天礼” ,参与者要给孩子送衣服、串珠、鹰毛等礼物。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礼仪后才可以发布婴儿的性别。 孩子岁左右举办骑马礼,头上插羽毛到各家拜访,亲友们要送马鞍、马鞭、肚带、马蹬带等。男孩在5-7岁时举办割礼,行礼的前4-5天,孩子穿上新衣服,腰系白布带,骑着由别人牵着的马走亲戚,亲友们要送礼。6,节日内容哈萨克的老式节日重要有:纳吾鲁孜节、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哈萨克族节日,哈萨克的节日)纳吾鲁孜节纳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是“年头或元旦”的意思。也就是说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白新年出街来临。这天,白天和黑夜同样长,正值中国农历“春分”。有关纳吾鲁孜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人们

5、在信奉伊斯兰教此前崇拜拜天地诸神,而这个节日与天上的星座有密切关系。人们觉得,白羊座是造福人类的主神,儿双鱼座则是人畜的病原。“春分”这一天,正好是双鱼星座降落,白羊星座升起的时候,人们选择在这个时辰过节,会带来幸福和吉祥。因此“纳吾鲁孜”也就有了“送旧迎新”的含义。哈萨克人把从这一天开始的新月叫做纳吾鲁孜月。纳吾鲁孜节草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哈萨克人将它作为新春佳节隆重地庆祝是有道理的。古时候,哈萨克人在纳吾鲁孜节这一天要举办“纳吾鲁孜节典礼”,开展娱乐活动,例如,男女混合摔跤、绕口令、猜谜、合唱纳吾鲁孜歌。纳吾鲁孜歌的产生与纳吾鲁孜节有关,是哈萨克人习俗歌的构成部分,体现的是人

6、们的美好愿望。为了送旧迎新,但愿丰收,纳吾鲁孜节这天,哈萨克人家家都做年粥(Nawrz oj)。年粥是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酸奶疙瘩7种食品做的(也可以更多,但由于7对哈萨克人来说是吉数,因此用7种),叫“纳吾鲁孜饭”(Nawz koje)(nriz oe djazilane jon !) bl n jaga tuzeil 。做罢年粥,人们还要效用过冬的马肋肠、马肥肠、马碎肉肠、马脖肉、马做骨肉。这天,人们还成群结队地从一种牧村到另一种牧村,走家串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1月冬宰的牲口头始终寄存至纳吾鲁孜节献给老人,老人就会祝愿说:“愿你牲口满园,奶香

7、满园”(哈萨克语原文Oieng malgatolsen,dstrn dae tolsen)。纳吾鲁孜节就有了别样的意义。谁不想得到老人的祝愿,谁不想得到最佳的祈祷。肉孜节 (开斋节)肉孜节,这个名称是波斯语音译,是阿拉伯语音译为“尔德.菲土尔”,意为“开斋节”,因此,肉孜节又称“开斋节”。此节虽源于伊斯兰教,但目前已变成了哈萨克族的群众性节日。在斋月里,伊斯兰教徒们要履行的义务之一就是封斋。不分年龄、不分男女、封斋0天。在摘月里,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饭,然后整日不进食,连水都不能喝。直到太阳落山,做礼拜后才进食。30天封斋结束,就是为期天的肉孜节。肉孜节的第一天,举办完了群众性礼拜活动,节日就开始

8、了。这天,哈萨克人就像过纳吾鲁孜节同样,整整3天你家我家地串门。过节时,男女都要穿上新衣服,晚辈定要给长辈拜节,且家家户户都准备丰盛的食品。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种主麻日(星期五),也就是说离开斋节剩余几天的时候开始做的。以油炸食品为主。这一天人们除了走家串户拜节之外,还举办节日典礼,进行哈萨克族的老式娱乐活动。由于这个节日的时间是安伊斯兰教历法进行推算的,因此,每年都回提前0天。这个节日曾是3天逐渐变成一天。古尔邦节与肉孜节同样,这也是按伊斯兰教历法进行的节日,与肉孜节70天之后来临。“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献牲”,也成“宰牲节”。这个节日源于伊斯兰教,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

9、拉,安拉令她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她的忠诚,当她的儿子伊斯玛仪俯首听命,易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又令她宰羊替代。因此,就有了教徒们这个“虔诚”的节日。古尔邦节到来时,哈萨克族民间一方面举办隆重的节日礼拜活动,然后家家户户宰杀大小牲口。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用以待客或馈赠。宰羊时,老式习俗不帮羊腿。据说,这天宰杀的牲口会到天堂做乘骑,帮了腿,就没法行走,更上不了天堂了。这天宰的牲口,肉煮熟后,切成大块,放进大盘子里,端上桌子,客人来了,主人递过刀子,请客人吃肉、喝汤、既热情,又周到。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在节日的白天,还举办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别具一格的民族

10、老式体育活动。晚上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 7, 哈萨克民族的体育娱乐活动有哪些?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文娱表演性的,如冬不拉等乐器演奏、唱歌、跳舞、阿肯弹唱、演唱史诗等。另一类是运动锻炼性质的。此类活动重要在牧场进行,并且是在立即进行为多。如赛马、刁羊、姑娘追、骑马拾银元、立即角力(即立即摔跤)、骑马拾手绢、马术技巧、赛骆驼、走马赛等。其她尚有摔跤、下棋等活动。这些娱乐活动具有粗犷、气势宏大的草原牧民特点。赛 马赛马活动是哈萨克民族一代一代始终延续下来的最优秀的体育娱乐活动。哈萨克民族在举办喜宴庆典时,甚至在举办丧礼之后都会进行赛马活动。在生活中,能将悲哀转化为喜悦,能将丧

11、礼变成喜宴的也是赛马活动。提起赛马活动,所有的哈萨克人都会欣喜若狂。在赛马过程中,骑手与观众们会高呼各自部落的标语,赛马也能提高部落或阿吾勒的名誉。哈萨克人在骏马还在小驹的时候就能辨别出它长大之后与否争雄得冠,并会精心饲养、调教此类的马驹,使之成为威风凌凌、四蹄生风的神骏。在饲养调训骏马、装扮骏马、带骏马去赛马的起点、迎接夺冠的骏马、牵住夺冠的骏马、奖励骑手等方面,哈萨克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民族。善于驾驭骏马的哈萨克人的赛马文化非常优秀,并赛过其她的民族。作为草原文化最灿烂部分的赛马活动分为短途赛马、长途赛马、三岁马类赛马、四岁以上马类赛马等。准备参与赛马的马群一大早就会被吆赶到起点,

12、与其她民族的赛马活动不同的是哈萨克民族的赛马手均是少年,而其她民族则否则。参与赛马的骏马临近中午时分,会陆续达到终点。赛马冠军会获得以骆驼为首的九头牲口的奖励;亚军会获得以马匹为首的九头牲口奖励,季军会获得一般的九头牲口。这是赛马奖励的上限。哈萨克人非常爱惜骏马,常常告诫人们:不要觉得四蹄淤血就把骏马甩在半路上。哈萨克民族是崇尚英雄,快乐豁达的民族,男子汉都向往骏马、雄鹰、猎狗、好枪。哈萨克人会将骏马抬到天价,无人能比。她们像珍视生命那样珍视骏马,会用心饲养照顾。为了不让骏马中眼毒,会给它佩戴鹰羽,还会为争雄夺冠的骏马抛撒贺礼。叼羊活动叼羊是哈萨克民族考验马背男子汉的英武和骏马之威猛的娱乐活动

13、。当赛马活动和走马比赛结束,夺冠的骑手、骏马与走马获得奖励之后,叼羊活动就开始了。这时,骑着骏马的小伙子们会涌到举办喜宴的主人家门口,向她们讨要叼羊所用的羊羔。主人会宰杀山羊羔或者绵羊羔,割下羊头,将羊身扔到草坪上。参与叼羊的小伙子提成两拨,开始叼羊活动。叼羊时要拽住羊羔,而不是拽拉人或马。在此期间,可以看出骏马的威猛,骑手的力量。两拨人各选出一种人站出来去叼羊,谁的力量大谁就会把羊羔抢到手,然后两人开始抗衡,不能拉拽对方的缰绳或骑手的衣服,只能把她追上,再夺回羊羔。从角逐之中夺过羊羔,疾驰拜别,并将它丢在沿途的一户人家门口的骑手可以向那户人家讨要偿礼。叼羊是一种锻炼身体的项目,可以考验骏马的

14、威猛,骑手们臂力和胯力,以及鞍具笼头与否结实,也是一种吸引观众,充足展示男子汉风采的娱乐活动。姑娘追哈萨克民族的姑娘追举世闻名,是世界各地的哈萨克民族娱乐活动中最令人心动,最有魅力,趣意盎然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令观众捧腹大笑,心潮起伏的草原游戏。参与姑娘追的男女青年就是游戏的主人公。姑娘追起着凝聚人心,展示马背技艺,锻炼身体的作用。姑娘追充足显示哈萨克民族是一种崇尚男女平等的民族。参与姑娘追的姑娘会高高举起马鞭,在小伙子头上象征性地挥动,如果有机会,还会狠狠地抽她几鞭。这是其她民族的女性很难得到的自由,也是人们对女性,对妈妈的尊崇。拾元宝拾元宝是哈萨克民族娱乐活动之一。活动开始之前,人们会

15、用手绢包上元宝,并埋在场地各个地方,只露出手绢的一角。参与活动的小伙子们会骑马冲过来,俯下身子在一刹那拾起元宝。她们骑着马来回奔三次,在此期间,谁捡拾的元宝数量最多,谁就算赢了。这项娱乐活动难度比较大,并且是在大庭广众面迈进行演示,因此趣意盎然。这也是一项展示人格尊严,男子汉风范以及鞍具笼头的娱乐活动。摔 跤摔跤活动是很早就流行于哈萨克民间的娱乐活动。一般会邀请那些体格强健,体力过人的摔跤手来参与。哈萨克民族摔跤不按年龄、体重来分类。她们只按照气力不认祖宗的古训,不分年龄不分体重地进行摔跤比赛。被推举出来的摔跤手只要让对方的背着地就行。人们一般会让摔跤手骑在自己的身后,然后将她们送进赛场。如果她们赢了,人们会一拥而上,将她高高举起。哈萨克族男孩儿自幼就习练摔跤技艺。长大之后就会在本地参与摔跤比赛,然后徐徐百炼成钢,扬名显姓。哈萨克民族有许多像哈吉木汉那样用一只手举起一峰骆驼的大力士。荡秋千荡秋千是哈萨克民族最古老的娱乐游戏。这种游戏一般在月夜之下的草坪上举办,村里的青年男女们都会参与。一方面,人们会架起秋千,然后让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或者两男两女四个年轻面对面站在秋千上,开始甩荡。并会唱起优美动听的民歌,也会说起绕口令、猜谜语,或者进行男女对唱,从而为年轻人开展游戏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