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1788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再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数的再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数的再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数的再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数的再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的再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再认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分数的再认识,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垫定基础,同时本

2、节课还是下学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必备知识。 本节教材中安排了“分圆珠笔”“说一说”“画一画”多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知识的第一课时。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整个四年级没有分数知识。时隔一年,五年级学生是第二次接触分数。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

3、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通过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并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

4、理解。教学过程:(一)你知道吗?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图片一)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之后,你想说点什么?我们现在二分之一是怎么写的?四分之一呢?你知道1/2表示什么吗?早在两年前的三年级,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再一次的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二)活动一:拿铅笔1、拿铅笔: 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文具袋,请听清比赛规则,我请大家分别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1/2。师: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拿?(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我准备用铅笔的总支数除以2,看看得几就拿出几支。

5、)也就是把全部铅笔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吗?你能猜一猜每个小组拿出的铅笔支数可能会怎样的呢?比赛开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小组汇报,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拿的?拿出了几枝铅笔?板书:1组 22组 43组 34组 15组 42、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呢?(大家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师:他们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铅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3、猜测:想一想,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全班反馈。(我认为每组的铅笔总数不一样多。2组的和5组的是一样的。)师:现在大家都认为是铅笔的总支

6、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来看一看:4、验证:师:现在每组的代表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组1: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4支,全部铅笔的1/2是2支。组2: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8支,全部铅笔的1/2是4支。组3: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6支,全部铅笔的1/2是3支。板书: 整体 部分1组 4 22组 8 43组 6 拿出它的1/2 34组 2 15组 4 4补充:假设共有10枝,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或者说什么在变?而什么没有变呢?)5、小结:原来是盒

7、子里的铅笔总数量不同造成的!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是把这盒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是)(三)活动二:说一说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图片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师: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由于不知道他们的书的厚度,所以会有三种情况。这里的1/3是把谁平均分成三份?图片三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现在你觉得谁看的多呢

8、?(四)活动三:画一画 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幅精美的图案,(出示一张图片,用白纸遮着,白纸中间打开一个孔,露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 1/4,那你能猜测出老师这幅完整的图案吗?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画得也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画得图案展示给大家看? 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虽然形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呢?都是由四个正方形组成的。大家想知道老师的这幅图案是什么样的吗?(五)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填一填:用分数表示各图

9、中涂色部分。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在组织学生交流。(图1是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可以用4/6或2/3表示;图2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有2份没有分开,用分数表示的时候要注意;图3是12个小圆圈组成的一个整体,蓝色部分占整体的9/12,也可以用表示3/4;图6则是需要旋转,把内圆和外圆组合起来看,用分数4/8或1/2表示。)2、涂一涂: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分数。 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说想法,让学生体会涂法的多样性。3、想一想:分别画出下列各图的1/2,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学生画一画,并说一说画法,体现画法的多样性,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然后判断这些图形的大小一样吗?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4、辩一辩: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 ,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结本课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