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17832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总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藏寺镇人民政府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切实加强华藏寺镇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进草原保护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及省、市、县有关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精神,结合华藏寺镇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方案提要(一)方案名称华藏寺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二)落实政策范围华藏寺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范围包括华藏寺镇14个行政村。二、基本情况总土地面积54.3万亩,其中:天然草原50.30万亩,

2、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47.5356万亩,多年生人工草地0.6万亩,一年生人工草地0.8万亩。全镇总人口1.9万人。2011年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69元,其中牧业纯收入2281.27元;天然草原总面积50.30万亩(不含人工草地),可利用草原面积华藏寺镇 47.5356万亩;2010年华藏寺镇人工草地总面积1.4万亩,其中:多年生人工草地留床面积0.6万亩、一年生人工草地面积0.8万亩。我镇主要分布一年生人工草地小黑麦、永久444燕麦等品种;华藏寺镇草原面积50.30万亩,其中:承包到户46.24万亩,承包到联户或组4.06万亩。2010年末华藏寺镇各类牲畜存栏8.034万头(只),其中:牦牛

3、7.11万头、能繁牦牛0.69万头,山羊0.45万只,能繁山羊0.21万只,绵羊6.65万只。草畜平衡区天然草原主要放牧畜种牦牛、绵羊、山羊,2010年末草畜平衡区实际载畜量,其中绵羊1.72万只、牦牛0.33万头、山羊0.14万只。养殖小区和养殖暖棚舍饲圈养量1.4万羊单位。草原禁牧面积8.03万亩,为2004年-2010年退牧还草工程建成的禁牧围栏草原。禁牧区以外的39.505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原全部实行草畜平衡,草畜平衡区年可利用鲜草总产量4.444万吨,合理载畜量2.114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2.798万羊单位,超载0.684万羊单位,超载率32.35%。三、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一)总体

4、思路以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为载体,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主线,根据地处青藏高原区农牧交错带的功能区划,力争在退耕还草和草原生态治理上做出示范,创建国家级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构筑黄河、石羊河流域草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草产业开发高地、名优特畜高效设施规模养殖高地、高原绿色畜产品加工高地、草原文化旅游高地,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和牧民增收双赢目标。(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处理草原牧区人、畜、草的关系和牧民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既要保护好草原生态,又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牧民收入增长

5、,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共赢局面,实现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牧民自愿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好政策研究、安排部署、组织实施、部门协调、监督考核等重要工作,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尊重牧民意愿,发挥牧民主体作用,明确牧民权利、义务和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牧民在政策落实中直接受益。3、坚持生态优先、生产发展的原则以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改善牧区传统的生产方式,调整畜种和畜群结构,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和草畜产品加工,发展和完善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的高效畜牧业,拓展牧民增收渠道。

6、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草原退化程度和生态承载能力,结合退牧还草工程,科学规划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突出基本草原保护为重点,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5、坚持注重实际、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各地草原的面积、经济和生态功能等情况,在与退牧还草饲料粮补助政策合理衔接的基础上,确定符华藏寺镇实际的补奖标准。注重各区域间的合理公平,既要避免补贴过高“垒大户”,又要防止补贴太低影响牧民生产生活。(三)主要目标以高标准着力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依托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整合项目实施草产业开发,牲畜品种良种、舍饲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培育、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完善

7、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的局面得到逐步改善,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持续好转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双赢。经过五年努力,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镇草原类草场和草甸类草场植被盖度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比2010年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通过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全面完成减畜任务,实现草畜平衡;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人工种植面积,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年生产鲜草0.78万吨。四、主要任务和要求划定基本草原50.30万亩,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100%,落实草原分户承包经营47.53万亩,可利用草原全部承包到户,实行分户经营;着力落实

8、国家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牦牛山羊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推进实施培育牲畜品种良种、草产业开发、舍饲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培育、畜产品加工等后续产业项目;建立健全草原执法和服务体系。(一)争创落实国家草原补奖政策示范区1、实施禁牧补助(1)禁牧区域范围及方式根据华藏寺镇草原生态现状,将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划为禁牧区,实行禁牧封育,落实禁牧补助。禁牧区范围在7个行政村,面积为8.03万亩。各村的禁牧面积见附件2。禁牧方式以退牧还草工程性禁牧为主,实行全年禁牧。要按照天祝藏族自治县落实草原禁牧补助政策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华藏寺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

9、补助奖励政策禁牧补助实施方案。各村以本方案核定的禁牧面积为基础,将禁牧任务分解落实到户,明确禁牧要求,签订禁牧管护责任书,按照甘肃省禁牧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落实禁牧管护制度,促进草原植被恢复。对禁牧草原按照乡镇级1:5万比例尺转绘上图,建立永久性界桩,并用GPS进行四至界限定位,录入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2)兑付禁牧补助资金根据省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规定,对全镇8.03万亩禁牧草原全部实行禁牧补助,补助标准按省上核定的青藏高原区20元/亩年标准执行。一个禁牧补助周期为5年,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管理。原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在转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

10、奖励政策禁牧时,禁牧饲料粮补助调整为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禁牧补助,避免重复补贴。补助资金在镇造册核实、张榜公示的基础上,镇财政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折统一册明”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2、实施草畜平衡奖励(1)实施草畜平衡的区域及面积禁牧区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均为实施草畜平衡的区域,全镇实施草畜平衡面积39.5万亩,14个行政村各类型草原均有分布。各村实施草畜平衡的面积见附件2。(2)核定适宜载畜量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的计算依据是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635-2002)。天然草原利用率50%,草地产草量年变率100%,鲜草与干草(含水率15%)折合比为3.

11、2:1,草地牧草再生率0,一个标准羊单位为一只体重50公斤、哺半岁以内羊羔的成年绵羊,日消耗干草1.8公斤,全年放牧以365天计算,全年消耗干草657公斤。(3)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区减畜计划根据华藏寺镇草畜平衡区牲畜超载实际,充分考虑全镇牲畜品种改良、开展舍饲圈养和异地育肥、加快出栏周转、饲草料基地建设、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因素,计划在三年内完成0.684万羊单位超载牲畜的减畜任务,具体减畜计划为:2011年减畜0.274万羊单位,占超载牲畜的40;2012年减畜0.274万羊单位,占超载牲畜的40;2013年减0.137万羊单位,占超载牲畜的20。各村减畜计划详见附件3。各村要按照天祝藏族自治

12、县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方案制定的减畜数量和年度减畜计划将具体的减畜任务及数量分解落实到户,按照甘肃省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规定,明确减少放牧牲畜、牧草恢复生长和草畜平衡的要求,与村、户签订草畜平衡及减畜责任书,落实减畜任务,三年努力实现草畜平衡的目标。(4)兑现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对实行草畜平衡管理的草原,在根据载畜能力合理核定载畜量,制定并完成减畜计划的基础上,按省上核定的青藏高原区2.18元/亩年标准,对实施草畜平衡的牧户进行奖励。原退牧还草工程休牧饲料粮补助调整为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草畜平衡奖励资金,避免重复补贴。奖励资金在落实草畜平衡面积、确定超载牲畜数量、制定了减

13、畜计划并完成年度减畜任务、草原植被恢复生长、实现年度草畜平衡的牧户,由县畜牧兽医局提出奖励意见,镇上造册核实、张榜公示,镇财政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折统一册明”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3、实施牧草良种补贴(1)确定牧草良种补贴面积2011年度牧草良种补贴面积以2010年人工草地面积1.4万亩为基数,其中多年生人工草地0.6万亩、一年生人工草地0.8万亩。(2)兑现牧草良种补贴资金对已达到良种化的多年生牧草0.5万亩,按10元/亩年标准直接补贴到户。牧草良种补贴直补资金在县财政草原补奖资金专户下设牧草良种补贴直补资金明细账户,由县畜牧兽医局提出补贴意见,镇上造册核实、张榜公示,镇财政通过惠农财政补贴

14、“一折统一册明”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逐年发放。未达到良种化0.56万亩,由省上统一组织按项目管理形式分五年完成更新或改造任务,每年更新或改造其1/5,合计为0.15万亩,一次性补贴50元,2011年共计补助资金7.5万元。对继续保留为一年生良种化人工种草0.34万亩实行项目管理,即按10元/亩年标准统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向种植牧户供应种子,所购草种差额部分资金通过整合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县上补助和种植牧户自筹解决。种子品种为小黑麦、永久444燕麦等良种。所供应种子实行招投标制,按有关规定统一招标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各村人工草地面积详见附件2。4、实施牦牛山羊良种补贴按照国家对牦牛、山

15、羊纳入良种补贴的规定和甘肃省畜牧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由省上集中统筹使用补贴资金,采取项目管理形式,通过招标采购和养殖户选育调配,引进种公畜和冻精,对存栏牲畜进行品种改良。5、实施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确定牧户数量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发放对象为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和收入来源的草原承包牧户,省上核定华藏寺镇牧户4587户,全镇14个行政村均有分布,按500元/户的标准,将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按人口平均分配,主要用于牧民购置生产用柴油等生产资料。(2)兑付牧户补贴补贴资金在县财政草原补奖资金专户下设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明细账户,在兑付牧户补贴时,由镇上做好牧户确认登记、核实造册

16、、张榜公示,镇财政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折统一册明”的方式,直接发放到户。(二)推进实施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实施草原鼠虫害防治、补播改良、生态移民、牧区沼气池等生态工程,构筑黄河、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实施牲畜品种良种、草产业开发、舍饲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培育、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项目,建立“农牧互补、良性互动、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草畜产业新模式,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限牧不减收”的目标,切实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使草原生态持续恢复,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1、构筑黄河、石羊河流域草原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和巩固黄河、石羊河流域源头草原生态安全和建设成果,实施生态移民战略。按照天祝县2012-2014年高海拔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对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