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08770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猴王出世》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猴王出世》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猴王出世》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猴王出世》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猴王出世》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猴王出世》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猴王出世说课稿 达县北山乡中心学校 张菊一、说教材【多媒展示】:课题猴王出世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1课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及发展思维。”根据课标的要求、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和本班学生实际,本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

2、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2)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 (3)理解生僻的字词,能快速浏览课文及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回顾、归纳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高段年级略读课文的要求及学生的预习情况,我把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作为学习本文的难点。二、说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

3、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生成。所以我采用了“学议悟”的教学模式。“学”就是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议”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新知;“悟”就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设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让学生看石猴出世的视频,听唱白龙马等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三、说学法(自学讨论法)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

4、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演一演等学习方法,去理解课文。四、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长课短讲、短课精讲”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我在设计这堂课时确定的设计目标。依据这个思路,我的设计意图如下:(一)新课导入:【多媒展示】:新课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武松,今天我们来认识西游记中的人物-美猴王孙悟空。2.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吗?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我们先看一个电影片断, 然后阅读课文,了解孙

5、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多媒播放】猴王出世短片设计意图:对前文的总结,就是为学习本文埋下伏笔。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二)板书课题、审题: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区别“猴”与“候”将可能出现的错别字。二是找出中心词,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找准中心,避免出现脱题、偏题现象。(三)回顾、归纳学习方法:1、这是篇略读课文,同学们可以根据前面学过的几篇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你能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本课?【多媒展示】:突出一个字“读”。 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或同学交流、问老师。 通过查看书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使用工具书(查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僻的

6、字词。根据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快速浏览、默读、勾画、同学交流等方式,带问题自学课文。2、师生交流,理清顺序。读通课文(查看书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使用工具书-查字典)-明确学习目标-带问题学问(主要写什么?石猴从哪来?怎样成王?)设计说明:意在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运用语言,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通过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怎样运用语言。因此,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四)运用方法,自读课文 ,完成第一环节任务-读通课文。1、默读自学。勾画圈点,查看书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使用工具

7、书-查字典解决疑难。【多媒展示】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2、反馈:那些字词不易理解或容易读错字音、写错字形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多媒展示】改错别字树支(枝) 桥粱(梁) 抓耳挠鳃(腮)避署(暑) 疲蜷(倦) 伸头缩项(颈)设计意图:学习需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静心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学习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五)明确目标,合作交流。1、出示目标,提出要求。速读课文,思考交流:石猴从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多媒展示】朗读课文,看看石猴是哪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从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也可以抄下来。猴王:出世探水称

8、王2.快速默读,合作讨论,了解了孙悟空有石猴变成猴王的过程,说一说猴王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那看出来?【多媒展示】再读课文,提问题,谈感受。 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跟同学、老师讨论。3、视频欣赏,加深理解。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从学生的发展方面进行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良好的情境,实现师生互动,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利用不同方式的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通过设置情境、合作、体验、观看相关视频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感知猴子的特点。(六)品读课文,感受古典语言的魅力。1、

9、作者抓住了那些描写方法,写出了猴王的性格特点。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或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细细读一读,去感受古典语言的魅力。【多媒展示】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也可以抄下来。3、带上你的感悟,把句子读给大家听。【多媒展示】本课语言精练,在充分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祖国文化之灿烂,语言之丰富优美。如课文中的“伸头缩领”“抓耳挠腮”“大声叫嚷”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胆小猴子丰富而又复杂的个性。又如“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移”等动作活生生地展现了众猴找到安身之处的欣喜若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设计意图:抓重点句子,在精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语言之精妙。(如:感悟花果山的天造地设、感悟石猴出世

10、的非比寻常等)这样既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又能达到长课文短讲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语文为更加浓厚。(七)回顾梳理,整理思路,统观全文,巩固提高。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板书】石猴出世-石猴探洞-报告喜讯-石猴称王【多媒展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八)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那些故事?【多媒展示】课外拓展开展语文活动,把自己从书中读到或电影和电视剧中看到的西游记故事,讲给大家听。课外积极地读西游记原著,准备在适当时候咱们举行一次讲西游记的故事比赛。2、听唱白龙马【视频展示】西游记的主题歌白龙马3、作业:阅读西游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原著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非常自然地渗透了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总之,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运用“读、议、悟”点拨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使教学既能落实“长课短讲”的教学理念,又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趣味贯穿课堂始终,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