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06899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胡同文化》说课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同文化说课案例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学员 胡长林设计者简介胡长林,中学高级教师,灵川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所教班级在历年高考中,连续多次获全县语文平均分第一名,有近二十篇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2003年参加国家级课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新世纪中国素质教究研究”子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的研究,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连续多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优秀党员,2003年9月被授予桂林市优秀教师称号。一、说教材(一)课文地位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人教版高一年级的一篇教读课文,具体安排在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所选的课文均是序言。教材学习的要求是:尽可能地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

2、信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序言所阐述的道理,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因此,本课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抓住课文要点,理解课文的思路和内容,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散文。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用富有京味而且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再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本文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京味文学作品,所以应该做好好地让学生品读、欣赏

3、,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鉴于以上对课文地位的分析,我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阅读全文,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感情。2、掌握作者行文脉络,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关键词,理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3、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领会本文语言平白朴素、富有表现力的特点。(三)教学重点理解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学生抓住中心句、关键词,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四)教学难点通过

4、对具体的语句的品味,体会京味语言平白朴素、富有表现力的特点。(五)教学安排1、课前指导学生预习:(1)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胡同、汪曾祺及作品等资料,并做好记录。(2)自读课文,思考:a、文章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全文的?b、根据作者的思路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关键词?c、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d、作者是从哪段开始介绍北京胡同文化的?他赋予了胡同文化哪些内涵?e、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2、本课课堂教学定为1课时。二、说教法本课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跳读法: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2、朗

5、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结合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欣赏京味语言,并说说它的妙处。3、讨论法:所有教学重点难点均通过讨论解决。讨论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扩充课堂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说学法鉴于以上课文地位、教法分析,本课的学法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独立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学法有朗读鉴赏法、比较阅读法。以上学法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张扬和提升。四、说教学设计(一)导入:播放多媒体图片。通过北京胡同、门

6、墩、四合院等一组图片,让同学们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一个具体直观的感受。有关资料简介:1、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元、明、清,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谐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2、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3、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了北京特色。(二)展开教学:胡同文化不同于一般评点或介绍类的书序。它实质上是一篇文化散文、文化随笔。因此,学习并揣摩本文的语言张力,理解并领悟本文的文化

7、内涵,是学习本文的要点。1、第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研读、讨论,并明确:胡同的特点胡同文化的内涵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理清思路,让学生对全文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把握层次的能力。2、第二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跳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中心句画出来。这些关键词、中心句子是:第1自然段,“北京城像一块大 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2自然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3自然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第4自然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5自然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

8、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第6自然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7自然段,“北京人也很讲究 处街坊”;第8自然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9自然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10自然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第11、12自然段没有中心句,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第13自然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第14自然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第15自然段,“再见吧,胡同”。在上述要点基础上,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本文的初步印象。通过指导学生用跳读法,抓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1)“胡同的特点”

9、,学生很容易找到。播放多媒体图片北京胡同,让学生能直观感受。(2)提问作者是从哪段开始介绍胡同文化的?什么是胡同文化?让学生理清层次,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指导学生通过关键抓关键词、中心句回答。(4)提问“怎么概括段落要点?”抓住关键的词语,概括段落的主旨;抓住文章的含蓄句、修饰句;提炼抒情性的句子;提炼议论的文句。以上四个问题由课内到课外,由认知到感悟,让学生在能力上能获得提高。3、第三步:配乐朗读本文后三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1)提问:作者对胡同的衰落持什么态度?作者和那些老北京人一样的心情:留恋,伤感,无奈。但作者是理解达观的,他以一种豁

10、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脱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伤感与无奈:“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日子就这么过来了)(2)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吸收,不断创造,才富有生机,才能发展。4、第四步:课堂小结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的保守封闭文化。这种胡同式的文化思想即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大潮的涌起而日趋消失。如今,胡同的衰落导致了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

11、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让我们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5、第五步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平白朴素,极富张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者凭借对地域文化的熟稔,用了一系列平白朴素的京味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富张力。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睡不着眯着”等等。通过语言特色的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普通话与京味语言的区别。6、结束本课胡同文化犹如一杯陈年佳酿,使我们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旧北京建筑,了解了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和心态,体味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感受到了小品文的精美。今天,面对日益高楼化的群居,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请课后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高楼文化,也可以联系桂林特有的旅游文化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旅游文化。7、板书设计胡同文化汪曾祺胡同特点: 胡同文化特点: 格局:方正 封闭 取名:来源 满足 数量:多 冷漠 环境:静 忍耐感情:伤感与无奈,理解与超脱五、说课方案的自我评析:本方案能针对课文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学设计较为细化,便于操作,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对实际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然整个方案如果还能够简洁些就更好了。 2005年6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