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06871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3鸿门宴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学生用书P89P90)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

2、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目眦尽裂目眦:眼睛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边担任警卫的人C项王按剑而跽曰跽:挺着上身跪着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解析:选C。A项,目眦:眼眶。B项,参乘:坐在车右侍卫的

3、人,又叫陪乘。D项,西向:面向西。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与”相同,两个“为”也相同。B两个“与”不同,两个“为”也不同。C两个“与”相同,两个“为”不同。D两个“与”不同,两个“为”相同。解析:选C。与:动词,给。为:动词,认为/介词,替。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赐加彘肩。B刘邦在危急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了樊哙对项王的愤怒、

4、仇恨。解析:选B。A项,“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不对,全句的因果关系也不当。C项,“杀机已经基本消除”不对。D项,樊哙闯帐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主要表现了他的勇敢。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译文:_(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文:_(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文:_答案:(1)持戟交叉的卫兵想拦住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一撞,卫兵们跌倒在地。(2)秦王有虎狼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对人用刑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3)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为的是防备其他

5、盗贼进来和意外之事。二、语言运用5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1)_(2)_答案:(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鸿门宴的种种心机。(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6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语意连贯的5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河南商丘永城市芒山镇西北方的一座海拔156.8米高的山峰上矗立着一个由永城市政府耗资3 000万元建造的塑像和基座共高39.9米的被称为“全国第一高历史人物雕塑”的高大建筑物“

6、大汉雄风”刘邦塑像。答:_答案:河南商丘永城市芒山镇西北方有一座海拔156.8米高的山峰,上面矗立着一个高大建筑物“大汉雄风”刘邦塑像,它是由永城市政府耗资3 000万元建造的,塑像和基座共高39.9米,被称为“全国第一高历史人物雕塑”。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游说(shu)不可不语(y)美姬(j) 飨士卒(xin)B鲰生(zu) 从百余骑(j)戮力(l) 奔驰(c)C卮酒(zh) 按剑而跽(j)刀俎(z) 参乘(shn)D瞋目(chn) 目眦尽裂(z)彘肩(zh) 樊哙(kui)解析:选C。A项,语,读“y”;B项,驰,读“ch”;D项,瞋读“chn”。2下列句

7、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解析:选C。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私下里,私意。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立而切之拔剑切而啗之B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 项王未有以应C其意常在沛公也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解析:选A。A项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顺承;B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C项两个“也”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不译;D项两个“

8、者”都是助词,与句末助词“也”构成判断句,表原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旦日飨士卒解析:选D。A项中“河南”古义指“黄河以南地区”;B项中“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C项中“非常”古义指“意外的事故”,均与今义不同;D项中“士卒”古今义均为“士兵”。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

9、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

10、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亦身被十余创。乃自刎而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注】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舣:使船靠岸。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壁:驻扎B汉军乃觉之 觉:发觉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11、罪:过错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被:介词,表被动解析:选D。被:遭受。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B.C.D.解析:选C。C项,两个“于”不同,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对”;A项,都是代词“他(他们)”的意思;B项,都是“因为”的意思;D项,都表修饰关系。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C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重现神威,斩将刈旗,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解析:选B。项羽在垓下时有部下八百余人,过淮河后只剩下一百多人。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译文:_(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译文:_(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