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042147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范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和应用型转型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文章通过阐述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分析了目前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困境,积极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和途径,科学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范院校;探索前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36号精神【1】,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地

2、方师范院校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实践【2】,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目前,较多的地方师范院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搭建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也结合学校特点,构建了一平台三体系;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一平台: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提高学生创业技能。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打造、择优入驻、动态管理;的思路,搭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主、与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功能区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创新创业中心分为公共区域和特色区域两大局部。

3、其中,公共区域中的创新创业俱乐部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效劳平台,聘请行业专家、创业校友等担任导师,通过举办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如:创业政策宣讲、创业知识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运营、工程对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效劳,力求有效开掘创业精英、培养优秀创业团队。特色区域中的创业根底能力训练区为企业经营决策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室,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够体验或模拟企业管理、市场运营等过程,熟悉创业流程、体验创业过程,有利于树立创业意识和培养创业能力。二三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分层培养体系;1.坚持四结合;原那么,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地方师范院校

4、为顺应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需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四结合;,即坚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方案课程和工程实践结合,通识性、专业性和职业性结合的四结合;原那么。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举措,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3】。2.注重多效举措,形成三方支撑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制度层面。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化。一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项经费支撑制度化;二是学分管理方法对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认定学分工作制度化;三是绩效管理文件对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奖励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奖励行为制度化;四是科

5、研管理文件把老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认定为老师的科研活动行为制度化。各项管理的制度化鼓励了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老师的指导热情。指导层面。建设指导团队为创新创业教育导航。一方面致力于挖掘校内的指导资源和提升指导能力,另一方面立足学校开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开发校外指导资源,校内校外结合,积极聘请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等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建设一只专兼职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指导团队。经费层面。安排专项经费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起航。设立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实验实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条件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工程和互联网+工程、大学生挑

6、战杯、大学生创青春等工程。此外,还通过组织学生申请地方政府的创业专项补贴,扩大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3.注重因材施教,构建三层次;培养体系注重个体差异,通过构建三层次;培养体系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层培养,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的同时,使有创新创业愿望的学生能够得到差异化开展。一是普及教育层次。即面向全校学生,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周、专业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为载体,凭借大学生进实验室、听院级和校级学术讲座与创新创业讲座的记录与评价材料,参加座谈会、学生论坛、创新创业文化沙龙、院级和校级学科竞赛、校级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俱乐部与科技创业类协会活动的记录与评价材料

7、,完成大学生开放性实验、科技论文检索报告与学年论文等申请学分,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选择、参与空间,通过自身努力而完成任务而取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二是重点培育层次。即面向局部学生,以工程为载体,凭借SYB培训结业证,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方案工程结题证书,参与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互联网+、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青春等各类比赛的通知,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工程补贴工程、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程等材料,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实践学分。三是种子扶持层次。即面向少数学生,其中,创业者凭借注册公司或入驻各类孵化平台形成创业实体,吸纳学生就业等业绩申请学分;创新者凭借公开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获得专利及软

8、件著作权授权、进行社会调查并获得政府部门采信证明、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竞赛获得的等级奖励等申请学分。二、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一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完善1.各部门需增强协同管理的合力。大局部地方师范院校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实行校领导、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以及各学院领导分层负责和协同共管的工作模式,但在工作实际中,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各部门在沟通和协作中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势必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整合。目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已出台了较多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文件,二级学院也开展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是,因为各类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善,出现了追求数量轻质量,

9、注重结果而轻过程教育的现象。如大学生科创基金工程申报,刚开始师生的积极性很高,申报数量逐年攀升,但到后面就不了了之,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4】。所以,从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角度仍需对现在执行中各项管理文件进行梳理和完善,从而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二课程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各地方师范院校都建立了一套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但课程教学内容和效果都有欠缺的地方。一是教育内容上缺少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配套的教学材料。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相对单一,仍缺乏系统化、多样性的课程建设。同时,各专业教材的选用缺乏对地方经济与行业新开展、新诉求的调研论证,在校本教材建设

10、中还缺乏有针对性的应用型教材打造;二是课程形式上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授课方式大多是大班教学,学生专注力和参与度都受到影响,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还欠缺,社会开展的新形势、行业开展的新趋势、经济开展的新政策等没能快速融入课堂,影响了整体教育效果,使双创;指导难以到位【5】。三是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模式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由平台+教师传授者+学生接受者构成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但作为传授者,很多教师本身就没真正创业过,缺乏实践经历,所授内容仅是纸上谈兵,很难起到启迪和引领学生的作用;作为接受者,许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即使有创业欲望的学生

11、也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受到压制,从而错失创新意识能力养成的时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无论是我们的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实践环节的落实,都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四是在课程评价中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有待优化。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亟待强化成效大局部学校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均在自己职能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但由于资源有限,一些创新研究及创业实践的平台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导致一些优秀的工程因缺乏平台和培育孵化措施,没有得到有效的扶持而停滞。一些有能力跟踪孵化的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实验室却找不到优秀的工程而闲置。各地方师范院校虽已建成了多家共管的创新创业中心,但提供办公场所等硬件设施

12、和一定的资金保障外,配套的推进平台高效运作的管理滞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缺乏层次性和开放性,不能充分满足校内不同年级、专业和层次的学生进行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需求。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效果有待优化目前,多数二级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的执行效果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成果,但仍然有局部基地处于闲置状态,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效果不显著,人才培养与企业缺乏深度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开展、行业需求相脱节【3】。三、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一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地方师范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

13、一领导协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开展要求,做到全面统筹,精心规划,使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形成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并进行细化管理,且通过各项教改或科研工程尤其是目前各学校在建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工程积极争取各企业、行业的经费投入,为学生创业实践,成果孵化和实验室建设提供经费保障。进一步优化考核鼓励机制。建议在对二级学院及教师进行年度考核时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指标。在职称评聘和各类选优工作中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成绩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予以政策倾斜

14、;同样,对参加各类双创竞赛获奖和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创新创业学分奖励以及在各项评优中予以加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构建更加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由理论、实践、实务;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课程应尽量试行小班教学模式,并积极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融入课堂教学,应进行个性化、递进式、多维度的教学设计,培养和增强学生创业兴趣。为进一步实践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各专业可增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类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以多元化的课程

15、形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其特点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实践我校开放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学校教材建设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与实际,通过与相关专业、行业的教授、专家合作,有选择、有方案地改良教材,同时,组织校内各领域专家编写能表达学校特色,具有实践性且应用型强的创新创业类教材,以对接社会开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培养的根本目的。三搭建功能互补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首先,在组织机构上,鉴于各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管理工作是多头共管的模式,建议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对创新创业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负责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优化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团活动中,并派专兼任创新创业教师进行指导,在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气氛。其次,学校应面向全校不同学科学生创立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并实行开放管理,通过软、硬件资源搭建仿真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仿真模拟平台;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以工程为依托成立年级互补、学科专业交叉的团队,进行创新创业模拟与实训和创业实践活动,打造各层次、各专业学生各施所长,在知识结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