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00416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21女娲造人教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娲造人【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独自完成、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小展示、点评5分钟)1.课文写得很生动很形象,我认真读了( )遍。2.我会读下面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读准下面的字词。 3.课文中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把这几个字写正确。 4. 什么是神话?请举出几个较出名的中国古代神话? 5.翻译课后阅读提示中的短文 6.了解作者安徒生及其代表作品。 【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1在风俗通里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基础上,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造

2、人的过程是怎样的? 3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1、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2、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5本文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找出有关语句并说说你的体会。 【拓展部分】(学习程序:展示、点评、总结8分钟)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练习。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

3、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

4、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这时候,池水又澄澈得能照见她的影儿,大地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

5、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神通广大的女娲让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10. 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写在横线上。(不超过4个字)_11. 天是被谁弄破的?他为什么把天弄破了?_12.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_13. 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_14.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自备部分】【教后反思】 参考答案课件上【拓展部分】10. 女娲补天 11. 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12.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3. 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4. 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