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839917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时记趣 同步练习(1) 一、填空 16分 1、幼时记趣选自_。作者_是_代文学家,字_。课文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_、_、_、_四幅图。二、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h( )l( )云端 o( )者为h( )mio( )小 土l( ) 私n( ) 童zh( )三、给加点字注音6分 项为之强( ) 尽为所吞( ) 以虫草为林( ) 庞然大物( ) 盖一癞蛤蟆( ) 不觉呀然惊恐( )三、解释加点词语6分 张目对日_明察秋毫_藐小微物_ 留蚊于素帐内_方出神_观之正浓_四、选出下列对本文语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4分A、“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B、“舌一吐而二虫尽

2、为所吞”,“吐”“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蛤蟆捕虫动作的迅速、准确。C、“冲烟飞鸣”的“冲”,让人想见蚊群在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D、“鹤唳云端”的“唳”字,让人听到了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用词很准确。五、选出对文中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4分A、“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表现作者观察自然的特殊爱好。B、“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表现作者幼时目力超常。C、“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表现作者想像奇特。D、“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作者同情弱小,热爱生活的感情。六、用文中三个成语造句。12分1、_2、_3、_七、语段阅读2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

3、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于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1、第一节总叙_。其中表示“看”的动作的词语有_ _ _。4分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时有物外之趣”。4分 _3、“_”细节描写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2分4、语段中的“私拟”“心之所向”有什么作用?4分_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_2分6、选出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4分A、心里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是鹤了。B、心里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

4、眼前有时是成千,有时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真的都是鹤了C、心里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的都是鹤了。D、心里想到了,那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的便真的是鹤了。7、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_ _。8分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普(赵普,人名)深沉,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宋太祖)不用。普明日(第二天)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袭奏牍(奏章)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终于)用其人。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A、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B、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2、翻译下列

5、句子: 4分A、普深沉,能以天下事为己任。_B、太祖乃悟,卒用其人。_2分3、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赵普“深沉”性格的句子。_ 九、写出下列动物鸣叫特点的动词。8分虎_狮_龙_凤_狼_猿_马_犬_一、1、浮生六记 沈复 清 三白 群鹤舞空图、白鹤青云图、神游山林图、鞭打蛤蟆图 二、鹤 唳 凹 壑 藐 砾 拟 稚 三、jing wi wi png li y 三、睁大 眼力 小 白 正 程度深 四、D (应是似乎听到了) 五、D(应是惩罚强暴,不是热爱生活) 六、1、明察秋毫2、怡然自得3、庞然大物七、1、物外之趣 对日(看) 察 见 2、作者幼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这说明他有很好的目力,“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表明他有观察自然的特殊爱好。因此作者小时候会时有物外之趣。 3、项为之强 4、交代了“鹤唳云端”的奇观出自想像。5、叙写观蚊如鹤之趣 6、A 7、青云白鹤,鹤唳云端 八、1、当做 做 2、赵普性情沉稳,能把天下的事当做自己的职责。 宋太祖于是明白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终于重用了这个人。 3、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九、啸 吼 吟 鸣 嗥 啼 嘶 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