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80198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复习二、教学目标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2. 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解题。四、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五、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

2、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二)复习数量关系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5)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6)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直径。(7)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8)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2、选一选(1). 当(

3、 )时,x 和 y 成正比例。 x . y = k (一定) = k(一定) x + y = k (一定) x - y = k (一定) (2). 如果a =b.c,那么当 c 一定时,a和b 两种量( )。 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 不成比例(3). C= d 中,如果c一定,和 d( )。 成反比例 不成比例 成正比例(4). 一根铁丝剪成的同样长的段数与每段的长度。( )。 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 不成比例(三)复习用比例解应用题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先用算术方法解答。(2)、分析题中的数学关系:想:题中有哪

4、三种量?哪种量是一定的?谁和谁成什么比例?(3)、用比例知识解答,指名板演。(4)、用什么方法验算。(四)小结: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4、检查后写出答案; 5、特别注意所得答案是否符合实际。 巩固练习一、比较练习 1、一批树苗,如果40人栽,每人要栽10棵。 如果50人去栽,每人要栽多少棵? 如果每人栽16棵,需要多少人?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 和_,它们的_是一定的,它们成_ 比例。即:每人栽的棵数人数=一批树苗总数(一定)2、(1)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

5、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和_,它们的_ 是一定的,它们成_比例。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50 Km,返回时,每小时行60 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和_,它们的_是一定的。它们成_比例。即: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3、引导学生概括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二、训练提高(用比例解决问题) 1、修路队抢修一段公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修完。如果每天修了150米,多少天可以修完?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

6、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3、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千米,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千米,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多少小时? 三、课堂作业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打字速度一定,打字的总数量和时间;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3)、x=3y,x和y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5)、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用比例解决问题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

7、3、一个车间装配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装50台,60天完成任务,如果要用40天完成任务,每天应装多少台?4、某农场要收割小麦140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才能收割完?5、王师傅要生产360个零件,2小时已经生产了120个,照这样的计算,剩下还要多少小时完成?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教学反思: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有其独特的思考方法的,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上重点放在指导、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上。第一层次,先做判断练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

8、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因为这是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第二层次,进行最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怎样找对应关系,如何正确判断,然后再动笔做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第三层次,进行间接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教学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使知识的学习成为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教学中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尽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于生活同在,这节课通过七道练习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最终学生真正掌握了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