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79791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命题:朱建新 审题:孙苏慧第卷(单项选择题 ,共42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蓊(wng)郁 干练(gn) 含情脉脉(m) 妖童媛(yun)女B. 潭柘(zh)寺 鮭(xi)珍 否(p)极泰来 周公吐哺(p)C. 房檩(ln) 猗(y)郁 绕树三匝(z) 何时可掇 (du)D. 蕈(xn)菌 纤(xin)细 靡(m)室劳矣 清流急湍(t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蓦然 攀缘 月明星稀 放浪形骸 B弥望 脉络 没精打彩 惠风和畅 C涸澈 折耗 怅然若失 疏疏

2、落落 D斑驳 歧韵 拔苗助长 坚如磬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晚期,关东六国联合抗秦,但六国由于存在利害冲突,表面上信誓旦旦,实际上各有打算,因此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B.虽然徐铮主演的电影心花路放暂位列今年国产片票房榜首,但见仁见智的观众们对这部电影却是褒贬参半,有人认为影片虽笑点不少,但耍着流氓扮清纯,品味低俗。C.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D.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西安人民岂止是对古城墙修复一新,他们分明是在创造,创造城墙的内涵!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A. 尽管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但埃博拉病毒仍在西非三国无情肆虐。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病毒发生变异、传染性更强。美国政府表示,有信心阻止疫情在全美范围内大规模爆发。B. 中国女排出人意料地杀入2014年女排世锦赛决赛,并最终获得亚军。比赛虽然留下了遗憾,但也让全国球迷领略到“三大球”的风采和逐渐走向复苏的希望。C.中国的文艺作品,是在中华民族的审美体系中建构起来的,对它的阐释和评价不应套用西方理论,必须以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规律为标准,否则创作者和欣赏者都不会接受。D. 四川天府新区晋升为正式国家级新区的消息,不仅受到了国内投资商的高度关注,也吊起了欧盟企业界的胃口,他们对投资天府新区有了更多想法

4、和打算。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朝济而夕设版焉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范增数目项王 使使以闻大王 发尽上指冠 樊於期乃前曰 遂以女妻之 吾得兄事之 A/ B/ C/ 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士贰其行 吾其还也B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君既若见录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仰头相向鸣 嬉戏莫相忘7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B、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好的诗歌

5、作品都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但要写好实属不易, , 。 , , , 。一旦为文造情或者缺乏新意 读起来不仅没有美感尤其是抒情诗 甚至会让人大倒胃口就容易落入俗套 它最容易着手又最难写好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

6、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

7、,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

8、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9.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

9、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 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 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

10、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C. 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

11、”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D. 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每题3分)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

12、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太史公曰:晏子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12对下

13、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正直B. 久之,越石父请绝 绝:断绝(关系)C.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 谢:推辞,辞谢D. 拥大盖,策驷马 策:挥鞭驱赶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 晏子出,遭之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知己而无礼 因人之力而敝之D. 余虽为之执鞭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对国家忠心,绝无二心;对君主忠贞,绝不抗命,在诸侯中很有名气。B晏子解救石父、晏子

14、的问话以及晏子对石父态度的转变,共同将晏子由求贤到礼贤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C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见车夫驾车时扬扬自得,与晏子的谦恭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回家遭到妻子指责的车夫,发生了变化,知道这件事后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D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自己若能为晏子执鞭驾车,也是羡慕向往的,这既表现了他对晏子的敬仰,也包含着自己不遇知己的感慨。第卷(18分)15.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中吕】普天乐 滕宾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