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71937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测试题3鲁科版必修1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一、选择题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会产生一道道光柱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B炒菜时加碘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食盐中的碘受热易升华C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明矾具有杀菌消毒功能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水果中的葡萄糖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A B. B C. C D. D2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 往NaOH饱和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加热煮沸制备氢氧化铁胶体B. 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C. 氢氧化铁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D. 往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电解质溶液可发生聚沉现象3当光束通过稀豆浆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表明稀豆浆属于( )A. 纯净物 B. 溶液 C. 胶体 D. 浊液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 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 常温

3、下,将稀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n(H+)n(OH-)不变C. 标准状况下,5.6L由CH4与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6.021023D. 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清溶于水所得澄清液体无丁达尔现象B. 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D. 人体内的酶通常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来加快对应反应速率7胶体区别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 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空隙C.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D.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8生产、生活中常设计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造成的B. 明矾可用于再来水的净化和消毒C. 在香蕉箱中放入浸有KMnO4溶液的硅藻土可延长保鲜期D. 由于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所以炒菜时加碘盐最后放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B配制Fe(OH)3胶体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并不断搅拌C除去Na2

5、CO3固体中NaHCO3用酒精灯灼烧固体混合物D制取NH3直接加热NH4Cl固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A. A B. B C. C D. D10下列根据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SiO2不溶于水,而Na2O2溶于水得到NaOH,则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为碱性氧化物B. NaHSO4溶液、Na2CO3溶液分别呈酸性、碱性,则NaHSO4属于酸,Na2CO3属于碱C. HCl、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则HCl、NH3均属于电解质D. 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浆时产生丁达尔效应,则稀豆浆属于胶体1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

6、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 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 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分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B. 向Fe(OH)3胶体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最终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C. 硫酸铜溶液通过一束光无特殊现象,淀粉溶液中通过一束光侧面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D.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运动无规则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没有浑浊B. 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该现象属于

7、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 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不可作为氧气来源D. 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都不能通过滤纸的孔隙14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 “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C.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萄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二、非选择题15.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2)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吸附性 B聚沉 C渗析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

8、应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Fe(OH)3胶体可用来净水,是因为它表面积大、具有_;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从溶液中分离提纯Fe(OH)3胶体的方法是_。16. 日常生活和生产与化学紧密相连。(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不稳定,会分层 D所得物

9、质一定是悬浊液(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可以利用_鉴别水溶液和胶体;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_,该操作的名称是_;(3)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几例:手指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理是_;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作用运用了_原理。17.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

10、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18. 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1、(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19. 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当溶液呈 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属于

12、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危害人体健康(“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C明矾、硫酸铁可以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检测题参考答案1. 【答案】 A【解析】A、森林中的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形成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B、加碘盐里面加的是碘酸钾,加早的话会破坏加碘盐的效果,碘酸钾在受热时会分解(与氯酸钾同理),产生氧气与碘化钾,故B错误;C、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Al3,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带有正电荷,

13、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沉入水底,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但不能杀菌,故C错误;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D错误。2【答案】A【解析】A往NaOH饱和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到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B胶体的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故B正确;C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可借助此性质区分胶体与溶液,故C正确;D往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电,滴加电解质溶液可发生聚沉现象,故D正确;答案为A。3【答案】C【解析】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重要实验特征。A、纯净物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A错误。B、溶液也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B错误。C、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C正确。D、浊液无丁达尔现象,D错误。正确答案C。豆浆、牛奶、鸡蛋清、淀粉胶体、雾、血液、墨水、肥皂水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体。4【答案】C【解析】A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氯化镁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故A错误;B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故B错误;C主要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故C正确;D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