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715164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练习: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第一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2题。1表示平流层的序号是()A BC D答案:B解析:根据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序号表示对流层、表示平流层、和表示高层大气。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反射作用主要发生在()A层 B层C层 D层答案:A解析: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的主要是大气中的水汽和颗粒较大的尘埃,而水汽和尘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也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对应图中层。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2、中的紫外线B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大气对可见光吸收较少D大气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答案:D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辐射,二氧化碳、水汽等强烈吸收红外辐射,除一部分的可见光被阻挡、反射、吸收外,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能够穿过大气层,直接到达地面。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图中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依次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热力作用的发生过程。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时,少量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形式向大气传

3、递热量。近地面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5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离太阳近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云层厚且夜晚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BC D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体相同,因此太阳高度大体相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大;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大气中水汽、杂质多且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气温日较差较小。6大气

4、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 D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答案:A解析: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故A项正确。7图中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答案:D解析: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白天有云,温度偏低,夜晚有云,温度偏高,温差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8下列关于大气逆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长波辐射B属于短波辐射C对地面起减温作用D是针对太阳辐射而言的答案:A解析:大气逆辐射属于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式,属于长波

5、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9你认为下列哪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较强()A森林 B云层C晴朗的天空 D空气分子答案:B解析: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最强。10你认为和地球相比月球上缺失的辐射环节有()A月球表面辐射 B大气辐射C反射 D地面辐射答案:B解析:月球上因为无大气,所以缺失大气辐射的环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

6、的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答案:D解析:本实验利用土层模拟地面,通过实验发现有土层的玻璃箱气温较高,原因是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较多,地面辐射较强,这表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故D项正确。1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答案:B解析: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乙箱底部不放土,两箱下垫面性质不同,甲箱地面辐射强于乙箱,因此甲箱气温高于乙箱,B项正确;实验中的日光是一样的,故A项错误;两箱中空气是一样的,故C项错误;两箱大气辐射强弱的差异是箱中气温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气温变化的原因,D项错误

7、。二、综合题(共16分)13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各题。(8分)(1)图中各表示什么辐射:_;_;_。(2)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3)影响图中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这是因为_。(4)地面增热主要来自于图中的(以下填代号)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并将部分热量返还到地面,对地面起_作用。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削弱(3)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内地面获得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4)保温解析:此题关键要看懂图。地球受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8、作用。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大气主要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增温后,只有小部分热量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热量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了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等因素。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大气透明度越高,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地理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大气厚度越大,削弱太阳辐射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14下图表示某一高度的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1)若该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则该层是_层,原因是_。该层因_而

9、有利于飞机飞行。(2)若该层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则该层是_层,其空气运动以_为主,原因是_。该层的天气特征是_。(3)若该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则该层是_,原因是_,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4)若人类活动导致其成分增加或减少,则该层可能是_或_。答案:(1)平流臭氧能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且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2)对流对流运动大气温度上冷下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高层大气该层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4)对流层平流层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的分层结构及其主要特征。B卷课后作业时间:30分钟满分:6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读图,回答12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答案:D解析:考查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看出该气球所在高度100千米,处在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符合D项。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答案:A解析: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3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晴天地

11、面辐射强B晴天大气辐射强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答案:D解析:出现霜冻意味着夜晚地面气温低,而夜晚地面温度主要依靠大气逆辐射维持。晴天的夜晚因天空无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返回地面的热量少。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结合下图回答45题。4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A解析: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

12、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5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C解析:在果树下覆盖地膜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67题。6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说明()A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7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

13、辐射弱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A BC D答案:6.A7.B解析: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越往高处气温越低;b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深秋季节,我国北方多大雾天气。据此完成89题。8深秋时节辽宁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且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于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中,有利于浮尘产生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深秋、初冬时节,晴朗天气居多,昼夜温差大,并且降水少,扬尘较多,水汽易凝结,从而形成大雾。9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