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散文《白发》阅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68329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骥才散文《白发》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冯骥才散文《白发》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骥才散文《白发》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骥才散文《白发》阅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骥才散文白发阅读白发冯骥才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 “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 “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 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 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 !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

2、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她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 , 事后 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 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 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 叫我帮她染发时, 我心里一动,怎么, 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 “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

3、这么多的白发! 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 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 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 还是在我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 , 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黑发如同绿草, 白发犹如枯草; 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 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 ?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

4、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我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 !谁说时光难返, 谁说青春难再 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 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 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 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 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 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

5、,渐而成了负担。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 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 ! 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 现在的我, 染和不染, 成了两难。 老者听了, 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 “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 你有中年成熟的美, 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 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

6、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 光中的芦花。(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全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B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 ,表达了“我”对黑发的赞美和对白发的憎恶,为下文写自己也参加染发作了铺垫。C “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说明人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故不要惊慌、掩饰,而

7、应坦然面对。D.文章结尾段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 “我”困惑解除后坦然、快 乐的心里,并与开头段相呼应。E.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优美散文。( 2) 文章写 “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 的情景, 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 “我” 怎样的思想感情?( 5 分)( 3) “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 ”为什么会这样说?( 5 分)( 4) 章开始把白发比做“落叶”和“枯草”,后来又把白发比做“银丝” ,这期间反映出“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分条概括。 ( 6 分)( 5) 合本文和你的感悟谈谈你对“岁月”的理解。( 5 分)( 6) B DB 项: “作铺垫”不正确,应“希望妻子永保黑发和对妻子出现白发的愧疚与伤感” 。 D 项:没有夸张。(2) 运用细节描写方法。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怕失去母亲之情。(3)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4)( 6 分)看到母亲的白发,联想到地上的落叶,流露出一种惊恐、害怕的心理;看到妻子的白发,联想到枯叶,流露出惊讶、愧疚的心理;看到老者的白发,联想到“银丝” ,体现了“我”羡慕、释然的心理。 (少一点 2 分)( 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