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67713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阳县环保局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法定途径清单序号信访事项类别负责处理职能部门判定分类途径在相关工程下打受理的法定依据法定时限根本流程告知事项司法及其他法定途径法定业务信访途径诉讼仲裁复议其他1环保业务类举报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污染环境1.举报超标或者超过总量排放污染物。2.举报不正常运行环保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方式*排污。3.举报擅自撤除或者闲置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4.举报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排放污染物或举报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5.举报不如实申报污染物排放情况。6.举报篡改、伪造

2、监测数据。7.举报企事业单位污染大气、水、土壤、声环境以及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行为。环保部门法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方法行政处分法环境行政处分方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视检查方法环境信访投诉举报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发现环境*行为的,进展初步审查并于7日内予以立案,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请行政复议60日内提出,提起诉讼6个月内提出。信访举报、投诉的提出-受理-办理督办-结案答复导入环境执法。发

3、现*行为实施行政处分。受理告知:告知信访举报、投诉问题是否是本部门受理范围。答复告知:告知导入环境执法的处理结果,同时告知不服处理结果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权利。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负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直接向法院起诉。2环保业务类举报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取得许可从事相关活动1.举报企业未取得工程环评审批擅自建立,或未经同意擅自(试)生产。2.举报企业未取得许可,或者违反许可内容从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活动。3.举报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4.举报其他未取得许可从事相关活动。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法建

4、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行政处分法环境行政处分方法行政许可法环境信访投诉举报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发现环境*行为的,进展初步审查并于7日内予以立案,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请行政复议60日内提出,提起诉讼6个月内提出。信访举报、投诉的提出-受理-办理督办-结案答复导入环境执法。发现*行为实施行政处分途径办理,制止*行为。对其中属于上级环保部门权限的内容,由当地环保部门逐级报告至有权限的环保部门,并监视企业落实上级环保部门处理意见。受理告知:告知信访人举报投诉问题是否

5、是本部门受理范围。告知导入环境执法的处理结果。答复告知:告知导入环境执法的处理结果,同时告知不服处理结果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权利。3环保业务类举报中介机构工作不标准1.举报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2.举报环境监测机构在监测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3.举报环境污染损害鉴定机构在鉴定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4.举报其他环境治理效劳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5.举报第三方运营单位对自动监控数据造假的。环保部门司法机关环境保护法行政处分法环境监测管理方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方法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方法环境信访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

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申请行政复议60日内提出,提起诉讼6个月内提出。信访举报、投诉的提出-受理-办理督办-结案答复负责所涉工程行政许可、所涉案件调查处理,或者对中介机构实施监视检查的环保部门调查处理。其中,举报取得司法行政机关登记的鉴定机构*行为的,引导举报人向司法行政机关反映。数据造假导入移送程序。受理告知:告知信访人举报投诉问题是否是本部门受理范围。答复告知:告知举报投诉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同时告知不服处理结果享有申请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权利。4环保业务类申请调解污染损害民事纠纷1.反映企业污染环境对自己造成损失,主张

7、赔(补)偿的。2.损害赔偿一方不同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或者达成协议后反悔的。环保部门法院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人民调解法侵权责任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导入环保协调:引导当事人委托技术鉴定-协调。起诉:当事人委托技术鉴定-起诉-立案受理-开庭审理-裁判告知:可协调处理,建议信访人走诉讼程序。5环保业务类申请公开环保部门政府信息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标准性文件。2.环保部门行政许可政府信息。3.环保部门行政处分政府信息。4.环境污染举报投诉信息。环保

8、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方法(试行)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不能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的,经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答复期限,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环保部门引导其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告知:告知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分等具体行政行为的环保部门。6环保业务类应环保部门邀请提出意见建议1.在建立工程环评审批、验收、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资质审批工作中,环保部门在媒体上公示信息,邀请公众提供线索、发表意见建议、主张权利。2.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立示范区、行政表彰、优秀人才评定等工作中,环保部门在媒体上公示,

9、邀请公众提供线索、提出意见建议。3.在制(修)订环境保护规章、标准、规划等工作中,环保部门在媒体上公开征求意见。4.在环境治理工程评定、环境科研科技资金使用、环境防治治理资金使用工作中,环保部门在媒体上公示,邀请公众提供线索、提出意见建议。5.在其他临时专项工作中,环保部门在媒体上公示信息,邀请公众提供线索、发表意见建议。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法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立与管理工作方法国家生态建立示范区管理规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环境保护法规制订程序方法信访人来诉来访、环保部门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可当场答复信访人或自收到环境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

10、访人、环保部门对受理信访事项60日最迟不超过90日,特殊件遵照有关时限办结、答复信访人。对公示期间提出的事项,由公示机构导入行政许可、资质管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立、生态文明建立示范区创立、规章制订、标准制订程序办理,或者按公示约定的方式办理。对主张权利且不服公示机构处理意见的,由公示机构引导其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告知:作为意见建议已转负责该项工作的机构参考。7复议诉讼类不服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分决定1.环保部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处分事项过程中已书面告知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2.环保部门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过程中在媒体上公示,提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11、组织,如认为环保部门行政许可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3.环保部门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后,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如认为环保行政许可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4.向行政许可、行政处分机关反映问题后,对其处理意见不满意,坚持变更、撤销原行政许可、行政处分决定。环保部门法院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处分法国家赔偿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侵权责任法人民调解法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按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的相关

12、规定办理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分等行政决定的环保部门引导信访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告知:告知走复议诉讼程序8复议诉讼类不服环保部门对举报投诉事项处理意见1.对举报企事业单位环境*行为的事项,环保部门经调查核实,作出处理决定并答复举报人后,举报人仍然认为环保部门未依法履职。2.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纠纷,经当地基层政府、人民调解机构、环保或其他行政部门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反悔,要求重新调解。环保部门法院国家赔偿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侵权责任法人民调解法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

13、事争议处理规定按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办理调查处理举报投诉、信访事项的环保部门引导信访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引导其提起民事诉讼。告知:告知走复议诉讼程序9复议诉讼类其它事项1.已进入行政复议、诉讼、仲裁程序。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途径处理。环保部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处分法国家赔偿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侵权责任法按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办理引导信访人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仲裁途径提出请求或者申诉。告知:告知走复议诉讼程序,不予受理10信

14、访类反映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1.反映环保部门对企业*排污行为未履行监管职责。2.反映环保部门对群众举报的属于本部门职责问题未及时调查处理。3.反映环保部门未调解污染损害民事纠纷。4.反映环保部门未履行依申请公开信息职责。5.反映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向被举报企业透露举报人信息,导致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6.反映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7.反映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环保部门行政监察部门信访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监察法信访人来诉来访、环保部门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可当场答复信访人或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环保部门对受理信访事项60日最迟不超过90日,特殊件遵照有关时限办结答复信访人。有权处理的环保部门调查核实。其中,反映工作人员违纪线索的,按干部管理权限转行政监察部门办理。受理告知:工作人员违纪向行政监察部门反映。答复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