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62122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

2、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校园内蔓延。二、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副组长:*具体分管防控工作组员:*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校专职卫生保健人员)具体指导晨检对疑似病例进行复检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三、传染病预防、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3、定期组织力量

3、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4、教育学生尽可能在校内用餐,不要食用“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5、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

4、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7、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8、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9、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四、传染病疫情报告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每天两次一个不

5、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五、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6、。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

7、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县卫生局或县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六,宣传教育1、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

8、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5、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县教育局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七、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

9、事件应急预案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一) 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教育系统内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学校组织专门人员指导与督促疫情发生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

10、要进行控制。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

11、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避免人群的聚集

12、和流动。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的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厕所等场所在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4、校内疫情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

13、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中小学须报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内容总结(1)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2)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4)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