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62023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单元综合测评(一)第一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C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D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2、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E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解析】A项,冰山一角: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不合语境。B项,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C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应用“志在必得”。D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运用正确。E项,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运用正确。【答案】A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劳

3、动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隐藏其后的事实就是众多劳动者休息权利无情剥夺。B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7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1 800组,每年发送旅客9.1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C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D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中科技迷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国的创新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中国能否快速发展。【解析】A项,句式杂糅,“据”和“显示”,去掉其中一个;另外,应在“无情”前加上“被”等一类的词。C项,语序不当,“不但

4、”放在“这种精神”后。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答案】B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认为,从一开始,整个仲裁就是为了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临时仲裁庭的组成,打一个比喻,好比竞争球队之一在幕后与裁判串通以确定结果。美国及其盟友会不断要求中国“遵守国际法”,向中国施压,同时会千方百计让菲律宾维持立场。,菲律宾政府可能采取不同策略,新总统已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不像他的前任阿基诺三世。美国恃强凌弱的行为,其实质在于争夺规则制定权。美国人强调必须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不是一起努力来重塑规则,来适应多极世界。A如果就也不过因为而B即使也也但是而且/

5、C/而而且不过因为可是D如果也/然而并且而【解析】第空所在的句子构成了假设关系,应用这类关联词;处语意上与上面的句子构成了并列关系,用“也”或者不填;处单独隔断,语意上有轻微转折,用“不过”即可;处于前句存在着因果关系,应为前果后因;处明显语意上发生转折,根据语体色彩,可用“而”。【答案】A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_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当年鲁迅的

6、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ABCD【解析】在所给的语段中,第句话是总说,应放在句首,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与构成并列关系;与后文衔接。【答案】A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迟到的荣誉王老北老刘失踪了。那次爆炸共响了两声,第一声和第二声之间隔了一段时间。老刘是厂里的工程师,平时铁青着脸,倒竖着眉,在安全与技术问题上寸步不让,厂领导和工人没有望见他而不发怵的。这天晚上,老刘带领徒弟抢修完三号压缩机组时,天已快亮了,本来老刘是想睡上半

7、天的,但是想到设备老化,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家匆匆吃了早饭,骑上自行车就向工厂奔去。老刘快到工厂时,就听到压缩机房方向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由于路上人多,他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扔,撒开双腿就玩命地往厂区跑去。没跑多远,迎面碰见了满身鲜血仓皇而逃的操作工。操作工拼命地摆手,大声喊着:“爆炸啦!爆炸啦!”“在哪儿?”老刘大声喊,“赶快处理啊!”老刘拼命往厂房跑,操作工转身跑在老刘后面。老刘火速冲进压缩机房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当关掉最后一个阀门时,见操作工在身后,回身把操作工猛力一推的刹那间,身边的氢气压缩机“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老刘切割得七零八落。这次爆炸有许多人遇难。至于准确数字,好像

8、谁也说不清楚。事后,县里的相关领导前往安抚,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摆放在县医院的太平间内外,由家属和车间的人前去确认,所有遇难者一律定为因公殉职。老刘的爱人也去了,焦急地在遇难者遗体中寻找老刘。工友们说:“刘工今天休息,不可能在遇难者行列。”他爱人说:“老刘在家里停了没有三个小时,就又回厂了。他平时除了在厂里,是不到别的地方去的!”科长说:“老刘昨晚加班了,今天真的没来上班!”爆炸的当天,工厂就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严密排查,分析爆炸的原因。但是,厂房被炸得面目全非,很难找出原因。再说,各有关方面都不想把事情闹大,以免影响县里的形象,最后就把疑点落到老刘身上。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老刘与安全科长

9、拍了桌子;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当天,老刘不但把厂长骂了,而且把省里的一份红头文件摔到了厂长的脸上;还有人说,事故发生前的那天晚上,老刘和三名工人在现场检修至凌晨五点,事故发生后,老刘下落不明,是不是在检修过程中留下了隐患,造成了这次事故?但无论哪种说法,有关部门都没有明确表态,媒体一致的说法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但是,老刘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有一天,清理现场的工人发现了一块老式上海牌手表。大家问:“这是谁的?”老刘的徒弟眼尖,说:“是我师傅的。”调查组立刻找来老刘的爱人辨认。当老刘的爱人捧着手表放声大哭的时候,全厂的人都迷惑了。老刘不是在家休息吗?手表怎么会在这里?调查组的人立刻赶到医

10、院,向幸存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庆幸的是,唯一知情的那个操作工还侥幸地活着,只是人被震傻了。调查组的人连比带划喊着问,操作工只是毫无表情地瞪着眼睛,嘴里流着哈喇子,什么反应也没有。难道老刘是肇事者?由于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还是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最后匆匆发了一份内部文件,把事故调查结果含糊其辞地向上级做了汇报。老刘的爱人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反复到厂里哭诉,无果,只好带上孩子和亲属去政府上访。每次上访,都是在武警们的“看护”下坐等好多天,才把诉求信递上,得到的回复都是“回家等候调查结果”。三年过去了,老刘的妻子除了得了厂里送来的两万元安抚金外,别无所获,于是心灰意冷,带

11、上孩子远走他乡。又过了三年,原来的厂领导还是厂领导,只是情况发生了逆转。经过几年医治,忽然有一天,操作工恢复了记忆。守护他的家人见他呜呜直哭,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刘刘”。操作工的家属急忙把事情报告给厂领导,领导们立即坐着轿车来到了医院。操作工断断续续地讲述了爆炸的经过,说出了老刘关键时刻推开自己、保护大家的经过,并再三说:“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在场领导的脸色一时严肃了起来。厂领导立刻派人寻找老刘的妻子和儿子,后来在外省的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老刘的儿子。一问,他妈妈因为积郁成疾,含愤去世。厂领导积极发掘老刘的材料,树老刘为先进典型,并报请上级批准追认他为烈士。(有删改)

12、5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小说记叙了老刘在某厂爆炸事故中的遭遇,塑造了老刘的艺术形象,旨在表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道理。B小说中的操作工是一个单纯正直、缺乏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他遇到爆炸险情之后,不是在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而是仓皇喊逃。C小说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等。D操作工清醒之后讲述了爆炸的经过,是洗清老刘不白之冤、恢复其名誉的关键;如果没有操作工的清醒,老刘的“罪责”将永久背下去。E“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

13、”不但表达了操作工对老刘的感激之情,而且表达了对自己冒失的愧疚之意。【解析】A项,“旨在表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道理”这一说法有误,根据文意可知此处曲解了小说的主题。D项,“如果没有操作工的清醒,老刘的罪责将永久背下去”这一说法有误,根据文意可知此处说法太绝对。E项,“而且表达了对自己冒失的愧疚之意”这一说法有误,根据文意可知此处属于于文无据。故本题应选BC。【答案】BC6小说是怎样记述老刘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题干要求分析“怎样记述老刘的故事的”,意即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记叙老刘的故事的。通过分析全文

14、可知,对老刘的故事的记述,有正面记述,更多的是侧面记述,在情节设置上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另外,还有第三人称的使用,使老刘故事真实可信。【答案】采用倒叙手法记叙老刘的故事。小说起笔写老刘失踪了,再写事故发生的过程,营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侧面描写叙述老刘的故事。如通过老刘爱人和操作工的叙述以及人们的议论来叙述老刘的故事。这样写,使故事更加曲折有致,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用第三人称叙述老刘的故事。这样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故事叙述得有条有理。以找到爆炸事故的原因为线索叙述老刘的故事。这样写可以使故事情节紧凑,主线分明。7小说在刻画老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以及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分析老刘这个形象,可结合文中的外貌描写,如“铁青着脸,倒竖着眉”,以及一些具体事例,如担心厂里安全隐患,顶撞上司等细节描写。【答案】 工作严肃认真,尽职尽责。他平时铁青着脸,倒竖着眉,在安全与技术问题上寸步不让;下班后,他想到厂里还存在安全隐患,匆匆吃了早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