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54875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相机的工作原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照相机简称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 记录影像的设备。很多可以记录影像设备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医学 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等。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 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 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 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分为一般的照 相与专业的摄像。照相机品种繁多,按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照相机、印刷制版照相 机、数码照相机文献缩微照相机、显微照相机、水下照相机、航空照相机、高速 照相机等;按照相胶片尺寸,可分为110照相机(画面13x17毫米)、

2、126照相机(画面28x28毫米)、135照相机(画面24x18, 24x36毫 米)、127照相机(画面45x45毫米)、120照相机(包括220照相机, 画面60x45,60x60,60x90毫米)、圆盘照相机(画面8.2x10.6毫米); 按取景方式分为透视取景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 相机。任何一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包括所有的照相机,对某一照相机又可 分为若干类别,例如135照相机按其取景、快门、测光、输片、曝 光、闪光灯、调焦、自拍等方式的不同,就构成一个复杂的型谱。 照相机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和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以光子为载体, 把某一瞬间的被摄景物的光信息量,以能量方式

3、经照相镜头传递给感 光材料,最终成为可视的影像。照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是按照几何光 学原理设计的,并通过镜头,把景物影像通过光线的直线传播、折射 或反射准确地聚焦在像平面上。摄影时,必须控制合适的曝光量,也 就是控制到达感光材料上的合适的光子量。因为银盐感光材料接收光 子量的多少有一限定范围,光子量过少形不成潜影核,光子量过多形 成过曝,图像又不能分辨。照相机是用光圈改变镜头通光口径大小, 来控制单位时间到达感光材料的光子量,同时用改变快门的开闭时间 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要具备成像、曝光和辅助三大结构系统。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镜头、测 距调焦、取景系统、附加透镜、滤光镜、效果镜等;曝光系统包括快

4、门机构、光圈机构、测光系统、闪光系统、自拍机构等;辅助系统包 括卷片机构、计数机构、倒片机构等。镜头是用以成像的光学系统,由一系列光学镜片和镜筒所组成, 每个镜头都有焦距和相对口径两个特征数据;取景器是用来选取景物 和构图的装置,通过取景器看到的景物,凡能落在画面框内的部分, 均能拍摄在胶片上;测距器可以测量出景物的距离,它常与取景器 组合在一起,通过连动机构可将测距和镜头调焦联系起来,在测距的 同时完成调焦。光学透视或单镜头反光式取景测距器都须手动操作,并用肉眼判 断。此外还有光电测距、声纳测距、红外线测距等方法,可免除手动 操作,又能避免肉眼判断带来的误差,以实现自动测距。快门是控制曝光量

5、的主要部件,最常见的快门有镜头快门和焦平 面快门两类。镜头快门是照相机由一组很薄的金属叶片组成,在主弹 簧的作用下,连杆和拨圈的动作使叶片 迅速地开启和关闭;焦平面快门是由两 组部分重叠的帘幕(前帘和后帘)构成,装 在焦平面前方附近。两帘幕按先后次序 启动,以便形成一个缝隙。缝隙在胶片前方扫过,以实现曝光。光圈又叫光阑,是限制光束通过的机构,装在镜头中间或后方。光圈能改变光路口径,并与快门一起控制曝光量。常见的光圈有连续 可变式和非连续可变式两种。自拍机构是在摄影过程中起延时作用,以供摄影者自拍的装置。使用自拍机构时,首先释放延时器,经延时后再自动释放快门。自拍 机构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

6、式自拍机构是一种齿轮传动的延时 机构,一般可延时812秒;电子式自拍机构利用一个电子延时线 路控制快门释放。结构和元件。通常,照相机主要元件包括:成像 元件、暗室、成像介质与成像控制结构。成像元件可以进行成像。通 常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透镜组,称之为镜头。小孔、电磁线圈等在特 定的设备上都起到了 “镜头”的作用。成像介质则负责捕捉和记录影像。 包括底片、CCD、CMOS等。暗室为镜头与成像介质之间提供一个 连接并保护成像介质不受干扰。控制结构可以改变成像或记录影像的 方式以影像最终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门、聚焦控制等。数码相机, 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与普通 照相机

7、在胶卷上靠漠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数字相 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zh-cn:器件;zh-tw:组 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在图像传输到计算机 以前,通常会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通常是使用闪存;软磁盘与 可重复擦写光盘(CD-RW )已很少用于数字相机设备)。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 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 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多年前,美国 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 展应用范围。优点:1、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

8、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 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2、只需为那些想冲洗的照片付费,其它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删除。3. 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4. 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光电转换芯片能提供多种感光 度与选择。诞生: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电视就是在那 个时候出现的。伴随着电视的推广,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正在转播的 电视节目记录下来的设备。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 (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 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同时,它就很快被视为电子成 像技术产生。第二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在二

9、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宇航局(NASA)。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 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 宙里其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 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1970年是影像处 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当工 程师使用电脑将CCD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后,所有的干扰 信息都被剔除了。后来“阿波罗”登月飞船上就安装有使用CCD的装 置,就是数码相机的原形。“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 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如水晶般清晰。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

10、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 技竞争。而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 用数码图像科技。在数码相机发展史上,不得不提起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于 1981年8月在一款电视摄像机中首次采用CCD,将其用作直接将光 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索尼每年生产的CCD占据了全球50%的 市场,这正是索尼能够在数码相机市场上傲视群雄的一个原因,因为 核心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冷战结束之后,军用科技很快地转变为了市场科技。1995年, 以生产传统相机和拥有强大胶片生产能力的柯达(Kodak)公司向市 场发布了其研制成熟的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这被很多人视为 数码相机市场成型的开端。DC40使用了内置为4MB的内存,不能 使用其它移动存储介质,其38万像素的CCD支持生成756x504的 图像,兼容 Windows 3.1 和 DOS。苹果(APPLE)公司的 QuickTake 100也同时在市场上推出。当时两款相机都提供了对电脑的串口连接。这之后,数码相机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由各相机厂商推出,CCD 的像素不断增加,相机的功能不断翻新,拍摄的图像效果也越来越接近于传统相机了。照相机品种繁多,按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照相机、印刷制版照相机、 文献缩微照相机、显微照相机、水下照相机、航空照相机、高速照相 机等。201333020304孙成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