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40311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 一、对传统与现代评课标准的反思 我们首先用重视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标准,将这些评价表分为传统类与现代类。分析结果如下: 、202年仍在使用的评价表中,传统类与现代类的比例为39:1。 2、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间界点为22X年,各校的转化情形与该校的教育科研开展情形成正比关系。 3、重点学校、教科研先导校的评价标准对外具有扩散性。 4、学术报告会、高层次竞赛课评价标准对学校评价表的修订具有直接影响。 这一状态要求我们应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尽快能在学校中得到落实,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又以重视学科个性与忽视学

2、科个性为标准,以202年为界点分为四类,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传统类(均为1年以前制表)中重视与忽视比为51:1; 现代类(均为22年以来制表)中重视与忽视比为。5。 基于上述状况,我们建议各校制定评价表时,应考虑教师对教学个性的追求,考虑共性之外就学科个性另立评价项目。 二、对优胜课与落选课的反思 因评价标准的制约,每次都会对参评课排出顺序,选取优胜,给予表彰。于是,优胜课成为学习的样板,而落选课便成为警诫的案例。 优胜课都是相对的,相较于落选课,它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一般来讲,优胜课具有下列特征: a、能够体现当时教改的理念取向; b、能够符合评课活动的举办期待; c、能够

3、应和评委人员的教学口味; d、执教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教师、学生、评委形成和谐的教学场。 对优胜课的态度调查显示: 1、认为优胜课多是表演课,其法可用于参赛,不适于日常教学者占36;、认为优胜课代表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应学习借鉴,用于日常教学者占52%;、认为对优胜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长则取,短则弃者占11%;4、认为对优胜课取排斥态度,喜欢横挑鼻子竖挑眼者占1%。 这告诉我们,凡举办评优课活动,应将活动宗旨广泛地告诉参与者,参赛者应是为研讨而来,不是为获奖证书而来。活动结束,应以报告的形式,将研讨成果广为宣传。 对于落选课,我曾进行抽样分析,主要是那些评委分歧较大的课。冷静分

4、析起来,虽各有不足处,但有两点是很值得注意的。 第一,具有超前意识的课,因不合当时主流而被淘汰。反思起来,如当时能给予肯定该多好。 第二,具有个性追求的课,因不愿随大流而被淘汰。反思起来,如当时能尊重个性该多好。 这告诉我们,评优活动结束后,应组织评委或另行组织专家组对所有参赛课,特别是具有分歧的课进行冷静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以供人们借鉴。 三、对说课、评课的反思 对于评课,有评委评说与公开评说之分。一般来讲,评委的评析较为客观,均会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先赞扬优点,后指出不足,提出希望。这里侧重说一下公开评课,公开评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研讨方式,如果有时间,我认为应多安排一些,但公开评课常会出现

5、二极倾向,一是赞扬太多,这样会使参赛者翘尾巴;一是批评过多,这样会使参赛者失去信心。因此,我希望评课者发言前,先认真分析一下执教者的得与失,能作出客观的评说,特别是有吹毛求疵习惯的同志,应注意全面地看问题。 但我个人的习惯是,不太重视所评课自身的得与失,而强调他的课引发了我哪些思考,对我日后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内容总结()教研员个人工作总结 一、对传统与现代评课标准的反思 我们首先用重视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标准,将这些评价表分为传统类与现代类(2)基于上述状况,我们建议各校制定评价表时,应考虑教师对教学个性的追求,考虑共性之外就学科个性另立评价项目(3)这告诉我们,评优活动结束后,应组织评委或另行组织专家组对所有参赛课,特别是具有分歧的课进行冷静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以供人们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