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340484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周末后台念书笔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周末:后台阅读笔记杀人现场:不可能完成的表达鞠靖我始终相信翻检垃圾是一名记者的必杀技。南方周末与“诺贝尔”之间更榆若是南方周末能够真正践行自己的新闻理想,那我就应该把这次瑞典之 行看做是跟百年诺贝尔的开始而不是终止。倾听、观看、明白得和呈现,对我和我所效劳的报纸来讲,这是重要的。“肉感”写作 风端若是把新闻比成女人,至少会有两种类别:骨感的和肉感的。所谓“肉感”,确实是材料本身要有“人咬狗”的眼球效劳,又可不能仅仅 局限在“人咬狗”上,而具有很强的“弹性”(也确实是延展性)。例:裴勇俊代言眼镜,酬劳500万美元,这能够是一条花边新闻,但那个事 实在袁蕾的文章中是如此表述的: 裴勇俊用手扶了

2、一下眼镜一一这款眼镜, 为他 带来了不下500万美元收入,裴勇俊已经把这10个国家看成了 1家代言眼 镜,不管何等惊人,毕竟是一个干巴巴的事实。当那个干巴巴的事实,结合裴勇 俊的动态以后,搁在“裴勇俊经济”的背景之下,就有了超级丰硕的拓展。这也 是“肉感”的写作。袁蕾是一个擅长发觉“肉感”材料的记者,她的稿件常常给人以信息充盈、 趣味十足的感觉。这在专门大程度上是由于她在采访进程中的“多事”。她的大部份稿件,都会采访近10位采访对象,还有很多“杂人”。大采访量能较大地保 证材料的丰硕性;留意和搜集似乎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在写作中却往往发挥出增 加“弹性”的效劳。但“肉感”写作并非是容易的情形,大

3、量利用“肉感”材料 也容易造成副作用。这种材料由于“弹性”十足,具有很强的延伸性,若是操纵 不妥,容易让文章显现力量不集中、材料驳杂的问题。“肉”始终仍是要长在“骨架”上的,“肉感”写作的前提是“骨架”必需 匀称,实际操作的关键在于“肉”的散布也必需均匀。只有如此,咱们才能还原 出一个真实、生动、饱满的人。“让那些见鬼的编辑失业去吧! ” 更英一、逻辑:写作者要在心中始终绷紧一根“逻辑”的弦,不时刻刻想着我写下的东西能不能反映主题。需要不断地思索论据有无问题,论证进程有无问题, 论点站不站得住脚。二、坐标系: 在新闻报导中要增强说服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需把你要报 导的事件、人物始终放在一个个大

4、大小小的坐标系里。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使读者对报导的事件和人物有清楚的熟悉,也可使报导具有纵深感和延伸感、厚 度和趣味。例:雨下得专门大。这是最近 20年来本市遭遇的最大的一场雨,也是本省 最近数年来罕有的一场大雨。要始终记得,人们不仅对当下的情形充满爱好,他们也对整个情形的前因后 果充满爱好,他们更希望在一个更大的视角里回视发生的情形。3、开头:写作开头的时候始终记住读者会问的两个大体问题:凭什么我要花费宝贵的时刻来阅读这一报导?凭什么我要在那个时刻点上来阅读这一报 导?请不要在开头用专业名词和连续用数字把读者吓倒。4、正确的人名、头衔和单位名称对新闻写作来讲,我想最大体的要求是,在文章

5、中第一次显现的人物第一次 要用全名(尤其是那些公众并非熟悉的人物),必需交代他的身份,显现的单位 (除众所周知的外)必然要在第一次显现全称。很多时候,有必要给人物或公司一个 简短的描述,帮忙读者快速对此进行定 位。五、赘词:写每一个句子的时候都先想一下有无赘词,再想有无利用更短、 更简单的句子来表达。如此如此写上三四次稿件后就能够改掉不良的写作适应。六、标点符号7、其他:你不是在报导“情形”,而是在报导“人做的情形”请始终关注“人”的因素。更多地利用动词,更少地利用形容词。平复地写作,你依托事件本身的内在矛盾来推动文章的进展,而不是依托兴奋和煽情的语言。朴实的文字比骈词丽句更具有抵达人心的力量

6、。和任志强过招戴敦峰其实与写作相较,采访的进程加倍重要;与采访相较,前期的预备加倍重要。 如海鹏所说,这些都是常识。但有的时候,常识比所谓的技术加倍重要。“天使魔鬼”之争一个负责任的记者应知道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试探, 来发觉其缘 故和结果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记者不仅要不断进展采访报导的技术,还要扩展 对人的明白得,对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明白得。做稿子的辛苦可敬可配,可是我要问,什么缘故这些工作不能同时在主稿中 展现出来?莫非咱们尔后写每篇稿件出来后都要附上一篇情形说明吗?本身稿 件中就要展现自己的调查线路和事实证据,而且能够彼此印证。有些问题必需问,极端的细节是什么,第一个月怎么想,第

7、二个月怎么想。 如此做有两个益处:一、报导更好看,呈现更深切。新闻是什么?是故事啊。故 事由什么组成?冲突啊。二、提供足够多的细节以后,会提高这篇报导在读者心 目中的真实度,道理很简单一一谁都明白编造栩栩如生的细节是件很难的事,在读者眼中,细节往往能够成为真实性的证据。真实、好看、令人沉思的报导确实是好报导。如何向高官发问寿蓿蓿14: 11: 10,即“纸面上的试探:调查后的发觉:现场追问”。那个比例是 适当的,一次扎实的访谈所通过的阅读分析、实地调查、追问,三者不可相互替 代。通过阅读材料列出许多具体的问题, 有些能够直接问,有些需要通过前期的 了解、核实再形成问题。采访之前,进行体制内预采

8、访。省长哭了,新鲜;但重点是省长什么缘故哭。省长是不是落泪不该是判定一 篇政治人物访谈成功与否的标志。 比起省长的眼泪,他说到官场环境制肘时一句 “欲哭无泪”来得更有价值。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李海鹏在报导董建华七年时,我曾对一路合作的经济部记者余力说,在我的假 想中,这篇报导的主人公事实上有两个,一个是董建华,另一个是香港那个城市。 我想这种思维方式在我的新闻操作中一直起着专门大的作用:(1)没有任何一个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是孤立存在的;(2)揭露题材背后的秘密,是深度报导的责任,也是周报的核心价值所在;(3)丰硕而不冗余的信息老是会受到欢迎;(4)多层次的结构是优质新闻的大体特点。在我

9、眼里,最有价值的深度报导是如此一种理想中的作品:(1)题材重要,揭露时期的本质;(2)不断指向事件背后的终极推动力;(3)关切公共利益;(4)信息的搜集、择取和推演进程与事实本质相符;(5)具有吸引眼球的亮度;(6)具有艺术的真与美。一个好的记者的特点是:(1)情愿为题材付出比他人更长的劳动时刻;(2)把握好的方式。我体悟的两大采写原那么傅剑锋原那么一:大尺度观看与细节化表述我认同把新闻事件分为三个层面:即表面实事、大体实事、本质实事。所谓 表面实事是一个事件呈现出来的直观样子,所谓大体实事是融合了前因后果包括 了五个W的事件原貌,所谓本质实事是那个事件里暴露的某种必然性、原动力 和普遍性。大

10、尺度的观看,其实确实是不孤立地看待一个事件, 而把这一事件放在它所 处的社会原生态与制度背景中,放在纵横深长的历史坐标上。正是如此的观看视 角,不但能够令人明白这一事件与其他事件的联系,这一事件发生的真实缘故, 这一事件所处的位置与意义,还令人感到这一事件所表征的本质事实与背后制度 的特点、方向与趋势。这种对大与小的把握,贯穿了我 2005年的要紧报导。从阿星事件我提出如 何给新生代农人工合理分享改革功效的问题,从发廊女之死我提出如何解决相对 贫困与强化惠及穷人的制度设计的问题,从代课教师我提出均衡进展农村义务教 育的试探。正是对本质事实的把握,指引我幸免就事论事,而注意去还原事件本 身的特点

11、、意义和进展趋势,从而取得充满力量的传播。在调查报导的表达上,先辈们多数强调故事化与细节化。我认同这一理论, 只是我领会到更重要一点是,细节化的表述绝不是为了细节而细节, 为了故事而 故事。所有的细节、所有表达的形式,应该是为描述与说明本质事实效劳的,如 此才能使文本简练、流畅且直击人心。若是细节与故事化没有以本质事实为核心, 那只只是是绣花枕头。语言要跃动在“大”和“小”之间,尤其是时政报导。“大”是指事件的某种大背景与意义,往往是新闻中比较硬的方面;“小”是指一个具体的细节,往往是指新闻中比较软与有趣的方面。以“大”引出小,以“小”证明“大”,“大” 与“小”之间呈现出一种水乳融合的格局。(经典之作:光荣与妄图)原那么二:平稳的价值观与方式论调查态度的平复与中立、语言表述上不作价值判定与价值预设而且中性化, 在整个报导形式上是观点均衡而且富于建设性的。多信源地寻觅受访者,在写作中维持平和与中性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