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22858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善待幼儿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张英杰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肩负 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不仅需要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幼儿生理需求,同时在创 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幼儿的心理 需求,促进幼儿心身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懂得: “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同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 与尊重。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应努力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

2、注、理解、赞赏和支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于自身素质 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在不经意中给幼儿的幼小心灵造 成了伤害。形成了对幼儿的“心理虐待”。然而,我们的这些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 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幼儿的成长发育带来的 不良后果,所谓“心理虐待”是指那种在对幼儿实施教育过程中有意 或无意的、经常性、习惯性的语言、行动、从而导致幼儿心理健康受 到伤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可曾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游戏时,某幼儿 对老师说:“老师,xxx把我推到了,”因该幼儿经常犯错误,所 以教师不做调查、不去了解情况,张口就说:“XXX,你怎么又推 小朋

3、友了,去,到一边呆着去,我们的游戏你就不要参加了。而后, 不由分说便将幼儿拉到了一边。由于教师的不经意,XXX小朋友急 红的小脸,欲言又止的细节却被教师忽略了。这看来似乎很寻常的一 个场面,但却已经对幼儿幼小的心灵构成了伤害,原因是他的所作所 为剥夺了幼儿的辩解机会和游戏的权利。再如,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 动时,偶尔有个别幼儿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幼儿叫起来说:“XXX 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幼儿拽到门 外。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幼儿不守规则,幼儿应该受到批评。但是, 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 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育

4、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 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幼儿无条件的顺 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幼儿积极的 自我意识的形成。我们认为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教师要尊重幼儿这一 权力,并善于将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应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 机生成和渗透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 儿园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幼儿,有时成人处于某种原因 和想法阻止幼儿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 侵犯了幼儿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幼儿会是 什么感受呢?!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他会不相信周 围的人对他的爱。带给

5、他的负面影响只能是心灵深处的伤害,这将直 接影响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 从而,形成逆反心理。以上的事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不难看 到:“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经对幼儿造成了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给幼儿造成的伤害往往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幼教专家、心 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 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引 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一、心理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集中表现。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 较差、不太听话的幼儿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幼儿,教

6、师常常给出 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幼儿的心理伤害。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幼儿,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斥责、如“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XX班去! ”有的上一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其他班的教师还很配合, 一起对幼儿进行批评,并以此警示本班小朋友。“见了吧,谁不听话, 就去XX班。或者某幼儿经常打人,教师就说再打人把你送到公安局, 交给警察叔叔。甚至,有些幼儿打了小朋友之后,教师会恐吓他说: “再打人找把刀切掉你的手。久而久之,虽然这些教师能把幼儿管的 服服贴贴,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3、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纠纷时,主观臆断,

7、“对人不 对事”一些较顽皮的幼儿常常被误解、对号入座。这些做法极大的挫 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 也就荡然无存了。二、根除“心理虐待”的对策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把握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2、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立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 所说的尊重和平等不只是态度上的和蔼、亲切、而是要尊重孩子在教 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 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3、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常规,让幼儿在和谐有序的生活中得 到更好的发展。学会自主、自信、自尊、和自

8、律。且常规不应是僵死 的,只要有利于幼儿发展,不妨碍他人、教师完全可以灵活掌握。4、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为幼儿创设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迫切想做好孩子的愿望。5、做好家园共育,构建家园共育的桥梁。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 应该具备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发扬高姿态,对于家长所提的意见应 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态度。绝不能把对家长的成见带到工作中, 拿幼儿出气。渴望爱是幼儿最基本的需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以情感为 纽带,教师是幼儿心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信任、 理解能使他们变的自信,有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 全人格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人 格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教育方向决定了人格发 展的方向,幼儿的未来发展依赖与幼儿健全人格的塑造。如何担当起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辱使命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光荣、伟大、 而神圣的职责。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断学习 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不能只重视 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感到快乐。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更多孩子赢的尊严、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