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实训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032065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与实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业与实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业与实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业与实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业与实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与实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与实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大学生就业环境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就业体制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企职工下岗等中国特有的基本国情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而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又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导致每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由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而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由于工资差距,地域差距,

2、毕业生普遍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私营企业相比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迅猛增加。由专业之间供求不平衡更是使学非所用的矛盾逐渐显现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和低学历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在这基础之上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岗位流动的速率趋势加快。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一、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理解与认识当代大学生就业困 难的原因1.社会竞争激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

3、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跟本上解决问题。另外,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2.扎堆现象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把就业地区首先选在东部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像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3.其他原因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去年的就业形势和

4、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是另一个对待就业的失误,另外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二、大学生就业目标规划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业创业。每一个大学生再进大学门的时刻就应该为以后的就业问题考虑,因为这是他们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个所要面对的难题。想要以后安逸的生活,在大学期间就该为之努力奋斗。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弄懂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来上学是为了什么?第二,我们该如何度过我们的大学?我们来大学是为了自己未来的事业,我们不是来贪图享受

5、的。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会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努力,学习好专业的知识为以后打下基础。在大学里,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规划学习即知道我们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其次,要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我们应该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位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然后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思考自己的性格,脾性是否能够很好的担任该项工作。还有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某个职位需要什么样地知识,

6、都应该做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于自己的学习。然后我们还应该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升就业能力,高就业能力。其实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等条件下,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还有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就业能力。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是社会的顶梁柱。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任务,面对逆境和困难时,我们应该迎面而上,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求职中,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

7、困难。而不是一陷入困境,就不知所措。最后,我们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同时,良好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少的。 三、发挥主角作用,增强主观能动性1.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

8、,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2.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3.要有创新能力。 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4.培养责任意识。 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

9、。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5.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四、掌握择业方法,提高求职技巧1.把握就业形势,确定择业目标 毕业生在就业前应当注意从宏观上了解国家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有关政策,还要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以求较为客观准确地把握社会需求信息。2.博采求职信息,抢抓就业机遇信息是择业的基础,是顺利就业的桥梁。大学毕业生要想获得理想的职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个人的素质,同时在操作层面上也取决于个人对就业信

10、息所掌握的程度。掌握了大量的就业信息,才会有宽广的就业视野,进而才能谈得上具备筛选和使用信息的能力。3.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是要对自我进行冷静分析、客观评判和正确认识,在重新审视自己中去发现新“我”,找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成长道路。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总结反思中去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找到成功择业的钥匙。4.积极主动出击,寻找满意单位毕业生要找到最符合自己实力、最接近自己心中目标的单位,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单位所提供的机会是否有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面对若干就业机会,就需要毕业生冷静思考

11、、从长计议、深入分析、审慎抉择,从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就业单位。五、做好求职心理和就业能力准备1.摆正心态,心态决定成败首先应该认识到,对于目前的总体环境来讲,所有的专业找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校不断的扩招造成了各个行业激烈的人才竞争。所以第一步,我们需要把握好心态,不能一味追求专业对口,也不要对薪水和工作环境期望过高,要深刻理解“先就业再择业”的道理。2.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3.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

12、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六、总结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我们要认识到,“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要我们能够转换思维,改变观念,就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理想也一定会飞得加高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