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02247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样本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1母鸡教学简析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讲述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前半局部写了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夸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局部那么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英勇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适。学情分析p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读自悟和理解感受方面的学习才能,本文内容粗浅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再加上语言风格上的独特魅力

2、,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只是在揣摩写作特点时会感觉比较难,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引导。教学目的1.认识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详细表达,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理论。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详细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教法学法教法:“情景设置法”、“质疑引读法、”、“朗读感悟法”、“提问法”、“点拨法”等。学法:“圈点标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质疑法”。课前

3、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一篇课文我们到认识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得意的猫。其实老舍先生家还有一只动物母鸡。他是不是也像喜欢那只猫那样喜欢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鸡。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2.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3.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三、阅读质疑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母鸡不敢再讨厌

4、过渡: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呢?四、自主探究(一)指导探究一至三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13自然段,考虑,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1)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答复: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夸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重点语句解析: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挖苦了母鸡的夸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2)学生答复后,教师引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

5、总是(没结没完)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3.提醒总分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看板书:作者先总说讨厌母鸡,再分别表达了讨厌母鸡的理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总分)4.请用讨厌的语气齐读课文1、2、3自然段。5.老舍先生对待母鸡的情感,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二)指导探究四至十自然段。1.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2.交流重点语句:(1)它负责、慈祥、英勇、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三句话都

6、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用“不敢”来说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三)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1.两篇文章的构造都非常明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得意,由两局部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得意”为过渡句,将两局部内容严密地联络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局部,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2.在表达动物的特点时,作者擅长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

7、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详细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详细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4.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得意,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欢之情;而母鸡那么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比照,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5.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即结起

8、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6.总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五、作业布置1.纯熟朗读课文。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板书设计猫古怪、得意(围绕中心句写)突出特点母鸡负责、慈祥、英勇、辛苦(不同的认识)/附:相关链接1.词语如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趁其不备:趁人不防范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

9、让人厌恶。戒备:戒备。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平安,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并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表现了这位鸡母亲的负责、慈祥、英勇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的敬意。鸡雏:幼小的鸡。颤颤巍巍:抖动摇摆的样子(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欺侮:欺负。对抗:用行动反对;抵抗。消瘦:形容身体极瘦。凄惨:凄凉悲惨。慈祥:(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心情。2.多音字似:sh(似的s(相似、似乎恶:(凶恶、恶劣(恶心w(可恶、厌恶差:ch(差异、差距ch(差不多、差生ci(出差、差使c(参差、参差不齐)。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2女娲补天教学目的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10、”。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群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抑制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英勇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课件逐一出示:(1)他开拓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2)(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3)(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课件出示

11、4)(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课件出示5)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二、提醒课题,引发兴趣1.师: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理解?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三、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7)自由读课文,考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2.学生自学

12、。四、检查自学情况(反响)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娲、隆、塌、扎、熄、冶”,(课件出示8)指名拼读。(1)读准“隆、扎”的读音。(2)读生字,或联络上下文理解字意。(课件出示9)塌下:倒,下陷。窟窿:洞,小孔。山冈:地面形成上下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熄灭:停顿燃烧。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10)(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岗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所围困在山顶上

13、,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局部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提出新的问题:(课件出示11)(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

14、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学生e:人们还记得(板书:起因:天塌地陷烧起大火发洪水)3.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假设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六、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1.女娲难过极了。联络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2.从“立即,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板书:经过:求雨灭火造船救人)七、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理解女娲补天

15、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1.大声自由读文。2.找出文中详细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1)(课件出示12)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板书:炼石补天)(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八、齐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威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板书:人们又安居乐业)2.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九、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根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仁慈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吃苦英勇)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仁慈的人物?(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