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883620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库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1 一、教学目的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重要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激发学生摸索科学的爱好,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三、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初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

2、对人类聪颖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种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奔腾”,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爱好,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仍然可以领略。让我

3、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规定学生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引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自主学习.迅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达时间的词语。 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种阶段?.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阐明。合伙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毕,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引,并参与讨论。 2、研读赏析,激发爱好,品味语言特色 自主学习 教师指引学生互相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

4、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阐明。 合伙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引下达到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筹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奔腾,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论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

5、以协助归纳: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用数字阐明;论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3、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 科学家为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容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节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芜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运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

6、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4、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颖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近年,而国内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国内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人们努力学习,长大能为国内航天事业的发展 做出奉献。我们也期待着国内的登月筹划早日成功。 5、延伸练习 如果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量地使用。 六、板书设计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解说,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体现能力

7、,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七、信息反馈: 2【教学目的】 、学会迅速阅读的措施。 、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3、感受人类勇敢的探险精神,培养科学的摸索爱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2、难点: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准备工作】1、上网查阅与月球,特别登月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 2、学生准备登月示意图并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画一幅画,题为将来的月球。、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活动:陈秀媚同窗背诵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导入:(用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好) 师:请人们看到我们荧幕上面的图片,看到了什么?(学生答:脚印)。可以告诉人们这个脚印不是一般的脚印,它所踩着的这块土地也不是一般的土地,想懂得是哪里吗?(学生答:月球)真聪颖!有人已经登上过月球了,人们想不想上啊?(学生答:想)今天,教师就带着人们踏着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亮上去看一看,请同窗们把课本打开到93页。 师:请同窗们迅速阅读课文,文章这样长,我们如何才干把文章读短?这时候人们就要学会找文章里核心性的词语和句子了。(一段时间后)看完的同窗请举手。告诉教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论述的?

9、生:时间。 师:对,时间在文章里就是某些核心性的词语,把握住了时间线索,我们基本上就能把握文章内容。那么文章重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什么重要人物?这件事又是怎么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小组交流意见,看能否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朴概括(学习小组交流意见,教师巡视指引,参与个别小组讨论,答疑。部分学生回答,教师做合适点评)。 师:通过人们的合伙,我们理解了登月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简朴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接着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如下内容)1、飞船升空前准备 、飞船飞向月球 3、登月舱登月成功 4、飞船返回月球队师:登月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示意图来表达,课前教师

10、已经让人们做了这个预习工作,请人们把示意图拿出来,诸多同窗画得都不错,哪位同窗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且给人们解说一下你的示意图。 (两位学生上讲台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附录一教师作合适点评) 师:这两位同窗通过示意图,基本上把登月全过程复述下来了,做得非常好。接下来教师也把收集到的图片跟人们一起分享,人们看看能否在里面找到与我们课文相照应的内容,有的话请大声告诉教师。展示图片并解说:第一张人们看到的是广袤无垠的宇宙,月球是离地球近来的一颗星球,因此它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站。可是登上月球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人的生命,在一次实验中,由于发射台着火第二张,

11、图片上这三位宇航员不幸牺牲了第三张,从阿波罗1号到11号,中间有多少的泪水和汗水啊!(教师用深沉的语词讲述)接着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 师:看完这些图片人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习小组交流意见。(学习小组交流意见后,部分学生谈感想) 师:的确,阿波罗1号的成功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个意义人们能否在课文找出来? 生:最后一种自然段:这一小步,对一种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奔腾。师:非常好,目前人们集体把最后一种自然段朗读一遍。(学生朗读最后一种自然段) 师:对于登月的意义,如果人们觉得书上写得不够全面或者你有自己的理解的还可以讲一讲。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并补充登月的成功使人

12、们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发达的科学技术使人类活动的空间不只局限在地球,可以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后来我们还可以到其她星球上居住,人类的将来是美好的。) 师:由此可见,这一步的意义非常重大,可是这第一步是美国人走的。始终以来,美国在航天领域上就始终遥遥,这是美国人的骄傲。那么,在航天领域上我们国家有无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呢? 生:有,航天英雄杨利伟1月15日驾驶着航天飞船环绕地球飞行。 师:在此之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这种技术,目前我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全世界都对我们刮目相看。可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还没有登上过月球,人们是不是都很想上去啊?生:是(大声回答) 师: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但我们可以想

13、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将来我们登上月球了,月球上会是如何一翻景象呢?教师让人们把想到的东西画成一幅画,请拿出来。哪位同窗能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出来,并讲讲自己的构思。 (五位学生展示作品附录二,教师随机点评) 师:同窗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下面教师也把别人的作品展示给人们看看。 (屏幕上投影五幅图片)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理解了登月的过程,明确了登月的意义。尚有几位同窗通过示意图,为我们复述了文章内容,做得较好。刚刚人们也通过想象把将来的月球画了出来,人们希不但愿自己的作品变为现实啊?(学生答:但愿)教师觉得,我们初一(1)班的每一位同窗都是一粒伟大的种子,只要能在知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扎下深根,

14、这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你们这些伟大的梦想。 作业:上课前陈秀媚同窗背诵的诗歌中,有一句与月亮有关,(“我寄愁心与明月”)课后,人们查阅资料,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 教学目的 1迅速阅读,在规定期间内读完全文,并能精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学习本文准时间顺序,清晰明白地论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措施。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爱好。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重要内容;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教学措施 1迅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登月的全过程论述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迅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讲读法。学时安排3学时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 同窗们,你们懂得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对,是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1969年7月2日,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目前,就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 二、检查预习 、听写下列字词:(共10个)指令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共5个) 畅谈:尽情地谈。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可以望见而不可以接近。即,接近,接触。里程碑:比方在历史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