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74261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1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建的指南(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创 建 指 南目 录第一章 政策篇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的意见1第二节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的实施方案 13第二章 管理篇第一节 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22第二节 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1第三节 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 34第四节 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 38第三章:技术篇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411、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412、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及因素463、种植业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南48第

2、二节 生物质农业技术 621、作物秸秆还田技术622、秸秆反应堆技术67第三节 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751、新型日光温室的标准与建造752、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783、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824、日光温室无公害辣椒(甜椒)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875、大棚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91第四节 市主推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951、蔬菜泥炭营养块育苗技术952、滴灌管分节插接式滴灌系统应用技术963、涂覆流滴消雾型功能膜应用技术974、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975、诱虫黄(蓝)板应用技术986、防虫网应用技术987、EM发酵堆肥应用技术998、番茄丰产剂应用技术 1009、

3、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0110、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10311、出口洋葱标准化栽培与脱水加工技术规程10612、出口胡萝卜标准化栽培与脱水加工技术规程11113、出口牛蒡标准化栽培与保鲜加工技术规程11614、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12115、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12416、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规程127第五节 市主推果茶栽培管理技术1301、果园贮水节水灌溉技术 1302、高密度桃园圆柱形整形修剪技术 1323、葡萄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344、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 137 5、果园蚯蚓和EM应用技术规程 1386、优质茶叶生产技术 1397、茶园越冬防护技术 140第六节 中草

4、药和食用菌生产技术1421、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 1442、平菇栽培管理技术 1453、香菇栽培管理技术 1504、杏鲍菇栽培管理技术 160第一章 政 策 篇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的意见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需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数量优势为质量优势,再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的需要;是顺应全球性“绿色浪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项重大战略

5、举措。为此,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我市实际,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推行出口农产品区域化管理的意见(临政发200834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推进出口农产品区域化管理的发展规划(临政发2008 46号)等文件的基础上,就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建设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一)明确总体思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沂蒙优质农产品”为总体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环

6、境、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全面带动和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及运行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高效型转变。(二)做大做强基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持基地建设与培育区域化优势产业相结合、与各类农业示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农业基础 设施和各类开发项目建设相结合,围绕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导产品、优势产品,完善布局规划,配套推进相关工作,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做大做强做实以郯城、苍山、河东、沂水等

7、为代表的优质专用小麦、玉米、稻米等商品粮生产和加工基地,以莒南、沂水、费县等为代表的优质花生生产和加工基地,以苍山、河东、沂南等为代表的优质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以蒙阴、沂水、平邑、费县、莒南、兰山等为代表的名优特色果茶、木本粮油生产和加工基地,以沂水、费县、沂南、蒙阴、平邑、等为代表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以平邑、郯城、蒙阴、费县等为代表的金银花、银杏、桔梗、丹参、黄芩等大宗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基地,以、郯城、莒南、河东等为代表的草柳编生产和加工基地,以罗庄、兰山、河东、郯城、费县、沂水等为代表的名优花卉生产基地,以沂水、莒南、沂南、平邑、费县、蒙阴、兰山、河东等为代表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郯

8、城、沂水、蒙阴、费县等为代表的名优特色渔业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争取到2012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万亩,累计达到500万亩以上,全市50以上的农产品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其中新增“三品”认证基地面积60万亩,累计达到260万亩;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小区(场)500个,全市优质肉蛋奶产量达到70万吨,占比达到70以上;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50个、27万亩,产量10万吨;经济林标准化生产基地185个、290万亩。全市建成“一乡一业”生产专业乡镇5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00个。适应农产品出口的有关规定,扩大备案农产品基地规模。2012年前,河东、苍山、吕南等四县区要

9、通过省政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区验收。(三)着力打造品牌统筹把握好培育创新与整合提升的关系,结合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多方式、多渠道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大幅度增加品牌数量,提升品牌质量,加快推进由农业 大市向农业品牌大市的转变。到2012年,争取全市新创建 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150个,累计达到450个,其中每个县区要新创出10个以上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 优质农产品品牌;新注册商标500个,累计达到2900个;新认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50个,累计达到500个以上。立足各自特色优势,创建一批全 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二、搞好土地流转,促进沂蒙优质农

10、产品基地向规模化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搭建服务平台,畅通流转渠道。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的前提下,鼓励农户依法采取徒垡、出塑、互换、转让、股登金终等多种方式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土地优先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流转,优先向优质农产品基地流转,加快扩大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将符合法律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部发放到户。按照中央“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完成费县、蒙阴两个试点县的林权改革,2010年底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明确经营主体的任务。有条件的县区要探索建立农村产

11、权交易所,促进农村要素市场资本化。(2)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以县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大厅(或服务窗口)及村级服务点建设为重点,今年县区一级全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50的乡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大厅,2010年底前全面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一体、规运转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3)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以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为载体,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依法建立规化的流转管理制度和规程,规流转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信息登记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档案管理等实行规操作。建立纠纷调解机制,妥善解决土地承包和流转

12、中的矛盾纠纷。积极协助龙头企业等流转主体做好流转“插花田”的调整置换工作,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连片种植。(4)统筹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理好土地流转过程中国家粮食安全、土地承包户权益及经营者收益三方面的关系,高度关注和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多方式多渠道为失地农民开辟就业渠道,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流转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在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型农业经营公司、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专业批发市场等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基地和品牌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大力推行“龙头

13、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大做强龙头,加强资源整合,通过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名牌。1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资金支持、市场开拓、组织生产、精深加工、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头服务作用,统一标准,统一服务,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档次。2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推动作用。要围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合作组织逐步由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合作转变,由一般合伙制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转变,由主要在本村、本乡镇的联合向跨区域经营转变,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组织。要依托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组建专业协会或行业协会,逐步形成以同一产品为纽带、相互联系、上下贯通的合作组织网络体系。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管理水平的专业合作社,可积极争取冠省区划名称。要依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化管理,指导其制订合作章程,健全议事决策、财务管理、资产运营、利益分配等管理制度,促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