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70192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

2、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北京人教学难点:劳动创造人本身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二.北京人(一)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而来。2.多媒体资料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

3、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设问:牙齿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资料:伴随元谋人牙齿的出现,还有一些石制品,属于旧石器,其形状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统一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和烧焦的骨头及动物化石。设问:这些石制品是做什么用的?4.头盖骨的分量关注“北京人”资料: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3枚人类牙齿化石,将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图片资料:元谋人北京人牙齿化

4、石对比设问:北京人的牙齿化石和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相比有何特点,说明什么?资料:1929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伺候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再次震惊国内外。(二).北京人 (1)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个洞穴里,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从此,“北京人”名扬世界了。那么,“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呢?又长什么样子呢?请看头像模型。展示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模型师问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教师小结)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

5、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他们不再像古猿那样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2)那么,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他们又怎样生活呢?请大家结合投影,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投影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生答石块、木棒、火把。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生答群居生活。(3)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小结)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常常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威胁。在这险恶的环境下,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而他们必须群居在

6、一起。这是由当时的生产状况决定的。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4)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生依据教材回答) 议一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提示】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这可是件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煽,让火种再烧起来。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体验设想】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7、【学生回答示例】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到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打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开。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先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是不敢问津的。北京人的衣服一是把植物枝叶系在腰间,这类衣物不能抵御严寒,但多少可以起一点作用,而且容易得到。二是把猎到的动物剥皮后吹干稍稍加工当作衣服。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猎。住的是天然的山洞。【点拨】想象一定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习

8、惯。(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好多,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山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什么摸样?(学生看书回答)(2)投影山顶洞人的生活比一比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提示从生产工具上看,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从劳动对象上看,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会捕鱼,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从活动范围上看,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活动范围扩大了。从生活上看,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3)山顶洞人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生活的呢?(学生

9、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也就是说,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彼此都是亲属。这样,有着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想一想氏族成员为什么要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点拨因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仅凭单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得食物,因而他们必须共同劳动,所得食物必然共同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谁也不能多占,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从而削弱整个氏族的力量,氏族就有灭亡的危险。这样,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员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差

10、别。议一议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是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提示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氏族成员的生存常常受到威胁,如饥饿、寒冷、疾病、野兽、自然灾害等,人均寿命非常短;另一方面。氏族与氏族之间常常为争夺食物而发生血腥战争,一旦失败,整个氏族成员就会被杀掉或吃掉。因此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在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迫切需要的是(D)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D过群体生活 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B)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蓝田人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什么方式(C)A 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C考古挖掘D科学推测 本课小结: 同学们,当我们在思考自我,思考社会,世界与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规律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优胜劣汰”的法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很聪明,想像力真是很丰富,那么多的问题在同学们这里都有了答案。历史其实就是这样,只要你细心,只要你参与,你就会有收获和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