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63193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漫谈大学生四个Learn,供大家参考。漫谈大学生的四个 Learn思想者小传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 兼任上海市社联常委、 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20 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启蒙的自我瓦解 (合著)、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 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

2、等。 这几年,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很多单位又感叹, 找一个称职的大学生真难。这就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反差和矛盾。那么, 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生?我们的大学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大学生?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在今天的演讲中, 我想结合中西大学生活的比较, 给同学们讲一讲大学生的四个 LEARN(学习)。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看一个大学是不是好的, 就要看在校园里面是不是有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这个文化是广义的, 包括文学、 艺术、 科技, 所能想象到的各个方面它都有 在进入正题之前, 我想先谈一谈究竟什么是大学? 作为一所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3、大学并不完全是一个乌托邦。从它的历史来看, 虽然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大学很古老,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有一千年的历史,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还是起源于欧洲。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法国、 意大利, 然后再到英国。像我们所熟悉的牛津、 剑桥, 都是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University(大学)这个词, 按照它原来的含义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 university 是一个地方, 一个可以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地方。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是由宗教统治的。罗马教会领导的基督教并不是单单一个民族的。它希望普度众生, 最起码是全欧洲的众生,那么这个传统就保存了下来。越是好的大学, 越是国际化的大学, 留学生就越多。所

4、以我们说对大学来讲开放是第一个标准。第二个, 大学是提供博雅教育的地方, 培养绅士的地方,在欧洲绅士主要就是贵族。无论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德国的洪堡大学, 还是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都是以这条为宗旨的。在教会以外之所以还要组建大学, 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有知识的贵族。那个时候的知识可能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些不一样。我们今天更注重应用性的知识和技术, 而那时人们更偏向于陶冶性情的知识。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人通常都是些博雅之士。不仅是欧洲, 这两点也一样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孔夫子虽然没像柏拉图那样有个书院, 但是他有弟子三千, 也形成了一个教育的空间和氛围。从孔夫子开始, 一直到后来宋代出现的各种各样

5、的书院, 包括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 东林书院等等许多著名的书院, 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教育理念很接近欧洲大学的风格。一是它们包容性很强。不仅接纳本地人士, 而是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于儒学研究的学子。这些学子常常不满于科举, 想到书院里来寻找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书院, 按照中国的传统, 主要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你做人。做什么人呢? 成为一个儒家所认为的有道德的君子, 一个知书达理的君子。同样是博雅教育, 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 大学起源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么为何这么一个非常清楚的理念到了今天就模糊起来了呢? 这个与工业革命, 特别是二战后大学的大规模发展有关。随着二战后全世界大学的普及和

6、平民化, 大学数量剧增, 教育的性质和目标自然就发生了变化。那么, 今天一所真正的、 被公认为 university 的大学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有三部分:一是在教学方面, 它是一个学术性的、 带有研究性的教学, 绝不是应用性的。二, 大学也同时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说, 大学之大, 不在于有大楼而是有大师。可惜的是, 中国今天的不少大学都热衷于盖大楼, 而不注重培养大师。第三点最重要, 是创造性的文化氛围。看一个大学是不是好的, 就要看在校园里面是不是有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这个文化是广义的, 包括文学、 艺术、 科技, 所能想象到的各个方面它都有。以上就形成了大学的三个很

7、重要的组成标准。也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条件, 我们才能说这是一所真正的、 理想的大学。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正题:大学生的四个 Learn。这句话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 著名华人社会学家金耀基教授提出来的。2023 年, 他应邀来华东师大发表演讲, 谈大学理念。他说, 大学生在大学里应该学习四个 Learn。哪四个 Learn 呢? Learn to learn (学习如何学习),Learn to be(学习如何做人), Learn to do(学习如何做事), Learn totogether(学习如何相处)。我非常赞同金教授的观点。接下来, 我代他发挥一下。学习如何学习和做人 一个博雅的心灵,

8、是由很多好的知识塑造起来的。现在很多人脑袋里装的都是所谓有用的知识。这样的人发展空间很有限, 最多是个一流的技术人才 首先是 Learn to learn。大家都知道, 到大学来就是学习。但是学什么呢? 这恐怕就不是每一个同学都清楚的了。学专业是当然的了, 但是我刚才已经说过, 大学是培养博雅之士的地方, 所以, 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也很重要。这里我们会遇到一个博与约的问题。博, 是博雅; 约, 是指你能化约一个专业的知识。这两者之间可能会有点紧张。我们现在的家长煞费苦心地考虑高考选什么专业。你想一个高中生刚刚被应试教育搞得昏头昏脑的, 他搞得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专业吗? 很多人的选择只是按照比

9、较世俗的眼光去衡量。比如, 以后什么能赚大钱, 什么比较吃香, 就选什么。但在英、 法、 德、 美, 你考进大学的时候完全不分专业, 大一大二是通识教育, 到大三大四才有所谓的专业供你选择。也就是说, 当你修了很多门课以后, 当心灵逐渐丰满起来, 真正发现了你的兴趣所在, 才开始选择专业。去发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适合什么, 这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次性的决断。我自己也有体会。至今我很怀念我的大学生活。那时候专业学习比较枯燥。最有趣的, 就是坐在图书馆里面乱看书, 乱翻杂志, 然后听各种各样相干的乃至不相干的讲座。如果你当时问我这些讲座有什么用, 我也不知道。但是慢慢地, 你的人格, 你的心灵

10、, 你的知识, 就被这样一个氛围熏陶出来了。好的大学你一进去就会发现, 墙上贴满了各种学术讲座的海报,而不是那些实用性的传单。我在哈佛半年, 这个印象太深了。哈佛大学每天各个院系、 研究中心的讲座加起来有五十多个。以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为例, 每周平均 3 次讲座, 几乎隔天1 次。哈佛的校报上, 仅仅讲座的通知就有四大版, 非常丰富。那真是让你自由选择。一般的讲座有 20 多个听众算不错了, 但是气氛非常热烈, 有充分的讨论。那种氛围就是真正的大学氛围。如何成为博雅之士, 在大学里不用专门去学。我自己作为过来人的体会是:不要管它是什么知识, 只要这个内容你还有一点兴趣, 只要有名教授来讲座,

11、你就一定要去听。你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博与雅的结合, 就是一种有用的知识和好的知识的平衡。今天的社会很实际, 都在比较这个有用、 那个没用。我们很多同学也都总想考出个证书, 积累些有用的知识。但实际上, 真正能够培养人的心灵的, 更重要的, 是那些没有用的知识。我称之为好的知识。一个博雅的心灵, 正是由很多好的知识塑造起来的。现在很多人脑袋里装的都是所谓有用的知识。这样的人发展空间很有限, 最多是个一流的技术人才。只有装满好的知识的人, 才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有用的知识, 是不给你想象空间的。它教给你的, 是一套规则, 而不是如何去突破和创造。所以, 我们学东西千万不要放一个太功利的念头

12、, 这样才能真正成就大业。下面一点甚至比上面的更重要, 就是 Learn to be。我们刚才说了, 大学要培养博雅之士的气质。那么做人, 就是大学培养的中心目标。从中西方的传统来看, 这是比学会学习更重要的一个目标。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双料博士冯象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 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 美国的法学院, 像耶鲁, 从来不把培养专业人才当作自己的目标。那么耶鲁培养什么呢? 培养的是品质优异的学生。至于他以后是当律师, 当法官, 还是当总统, 乃至去好莱坞写剧本, 都可以是法学院学生的选择。美国最一流的法学院从来不给学生设定目标。它就是培养一个优秀的、 领袖式的人才, 这才是它的宗旨。那么国

13、外的大学又怎样培养贵族呢? 真正的贵族, 在大学里面有两个含义。第一, 它要培养你作为贵族的自律精神。牛津、 剑桥还有好多欧洲的大学至今还保持了学院的传统, 如国王学院、 女王学院、 三一学院学院过的是集体生活, 里面的学生完全是按照训练贵族的方式培养的。这个训练就是像清教徒一般地生活, 非常辛苦, 条件简陋, 纪律像军队一般的严明。贵族把什么看得最重要? 是荣誉。这个传统也被西方的大学继承下来, 他们把自己母校的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尤其是私立大学, 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校友的捐款。为什么要捐款?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回报。我是哈佛学生, 毕业时找到了好工作, 这个荣誉是我的母校给我的, 所

14、以我要回报。这种荣誉与他一生伴随。第二, 你越是贵族, 越要关心平民, 要和平民打成一片。我在哈佛时印象特别深刻的是, 每到周末, 几乎所有哈佛的同学都会自觉地到附近社区去做义工。比如在当地的华人社区里面,你可以看到很多哈佛的同学在帮助新来的华人移民学英语、 如何报税纳税。我在波士顿的一个教堂参加过英语口语提高班, 不用交学费。我的老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孩子, 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她在一个大银行上班, 平时工作非常忙, 但是她每周还是抽出两个半天到教堂来做义工、 教英语。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 她说了 两句话。第一句话是, 这是哈佛的传统;第二句话是, 我这一周里面, 只有这两天是真正在为自己工作

15、, 这是我最喜欢的。 学习做事和与人相处 今天的社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不要说公司, 就是在大学搞研究, 都是形成各种各样的团队。有些人很有研究能力, 但是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合作, 这就没法担当大任 第三点是 Learn to do。要成为贵族, 你首先要学会做事。我刚才说的都是些大事, 鼓励你们要有大志向。但是正如金字塔不是一天建起的, 要能够做大事, 首先要学会做各种各样的小事。这也是大学特别要熏陶的。我们有一些同学, 书读得很好, 但有一个能力非常弱, 就是不会做事。今天我们很多同学出去找工作, 给人的感觉是大事不会做、 小事不想做。虽然很多小事可能一学就会, 但是很多能力是要积累的。学会做小事, 这也是一种能力。现在我们很多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志愿者团体和活动, 还有许多勤工俭学的机会。我一直认为, 哪怕你时间再紧, 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