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61948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学习解读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讲义)2023年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公开了预防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以下简称佩戴口 罩指引)。佩戴口罩指引是根据中国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在前五 版佩戴口罩指引基础上,由国家疾控局组织制定,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 口罩。第一部分:佩戴口罩指引的修订背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五版佩戴口罩指 引,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8日,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行“乙类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转入

2、“保健康、 防重症”阶段,期间倡导公众继续坚持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经过各方 不懈努力,全国不到2个月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重 大决定性胜利。当前我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全球疫 情仍在流行,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我国仍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根据我 国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在前五版佩戴口罩指引基础上,我们组织制定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以下简称 佩戴口罩指引),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口罩。第二部分:佩戴口罩指引的解读问答一、最新印发的佩戴口罩指引的主要修订考虑?一是考虑当前疫情形势和新型冠状病毒危害变化,优化调整佩戴口 罩建议,进一

3、步减少了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 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重点定位于公众佩戴口罩 的指导,对与公众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提 出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三是坚持动 态优化调整的原则,佩戴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需要 进行修订完善。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结合疫情情况,参 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二、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存在疫情传播风险 的情形,如公众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或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症状时。二是处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形或

4、场景,例如生活、工作或学 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以及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 护、探视时。三是严防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外来人员 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养老 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的医 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 防范将疫情输入相关重点机构。三、哪些情形或场景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进入人流量较大 或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 影剧院、客运场站等,一旦相关区域或场所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由于

5、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等原因易发生疫情传播扩散。二是老年人、慢 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危害较大,前往室内公共场所 时建议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三是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的大 型会议或活动,如果参加人员未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 一旦有疫情输入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建议佩戴口罩。四、哪些情形或场景可不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感染风险较低的 情形或场景,例如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或人员相对固定的室 内场所和会议室。二是感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的情形或场景,例如举办 大型会议或活动,通过对参加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 等,能够及时发现潜

6、在的感染者。三是感染风险较低且佩戴口罩可能对 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形或场景,例如,3岁及以下婴幼 儿、学校师生在校期间及正在运动、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人员 等。五、如何选择佩戴合适类型的口罩?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传播疫情风险较高,建议其 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或以上级别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 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同时注意及时更换口罩。第三部分:佩戴口罩指引的全文学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

7、毒感染防控 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制定本指引。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2 .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症状期间。3 .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4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5 .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6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 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 .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

8、具时。2 .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3 .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4 .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 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1 .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2 .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3 .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 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4 .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 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5 .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

9、难时。6 . 3岁及以下婴幼儿。7 .学校师生在校期间。四、口罩选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 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或医用外科口罩。五、其他注意事项1 .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 否佩戴口罩。2 .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3 .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 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 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第四部分: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正

10、确戴口罩要从洗手开始,戴口罩之前要用流动的清洁水洗手至少20 秒以上,最好是参照6步洗手法。主要步骤如下:戴口罩之前要先分清楚口罩的内面和外面。通常来说把深色的朝外, 浅色的朝内,把含有金属线的朝上,不含金属线的朝下。之后再把口罩两侧的松紧带佩戴在耳朵的两侧,然后把口罩由上到下 充分的延展拉开。金属条的位置应该在上面靠近鼻梁的部位。再把口罩平展双手推拉上面部,有鼻梁调的在上方,用指尖由内向外 按压鼻梁条,顺着鼻梁条的位置向两边移动以确保口罩密闭性,将口罩上 下完全的展开全部遮住口鼻。最后再进行呼气试验,如果感觉到鼻甲两侧有气体从口罩喷出的话, 再进行一定的修饰,如果没有喷出的话,说明口道的密闭功能非常好,可 以起到非常好的抵抗和隔绝病毒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