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61807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80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BX/R2-2009A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A 版 山东省博兴县盛利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目 录文件编号:BX/R2-2009A第A版 第0次修订共 1页 第 1页一、管理规则、规定1压力容器生产过程工艺纪律2图纸审核管理规定3生产图纸管理规定4防止压力容器表面损伤的规定5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6焊工钢印管理规定7焊材二级库管理规定8无损检验管理规则9质量检验管理规则10工序周转检验规则11设备管理制度12计量管理制度13压力容器制造安全管理规定14统计管理规定15技术档案管理规定二、 工艺守则、规程1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守则2焊接通用工艺守则3不锈钢焊接工艺守则4无损检测通用

2、工艺守则5热处理工艺守则6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7压力试验规定8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检验规程9压力容器制造原材料检验规程10设备操作规程附:压力容器制造现行标准目录有关法律、条例、规程目录一、管理规则、规定压力容器生产过程工艺纪律文件编号:BX/R2-2009A第A版 第0次修订页 次 1/1 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使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定。工艺纪律要贯穿于压力容器生产的全过程,各有关部门、车间都要遵循这些规定。2 内容2.1 材料(外协、外购件)必须经验收合格才准使用。2.2 先标记移植,后下料加工。2.3 不合格的零部件不流转,不合格的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

3、的成品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2.4 受压元件焊接必须由持证焊工按合格项目和焊接工艺施焊,焊接材料按规定烘干、保温、发放、回收,并可追踪到每条焊缝。2.5 对主要受压元件和试板,每道工序必须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并做好专检记录(记录包括标记、焊工钢印、探伤、检验等签名和日期)。2.6 工序流转中,坚持控制点必控,停止点必停,无见证不进行下道工序周转。2.7 遵守设计、工艺更改、材料代用、焊缝返修等审批程序。2.8 不强行组装,保护密封面,加工面,产品上无焊疤、无飞溅物。2.9 水压试验严格按规定进行 。图纸审核管理规定文件编号:BX/R2-2009A第A版 第0次修订页 次 1/21 .总

4、则1.1 为了贯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保证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的开工准备、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和竣工图的存档。2. 对施工图纸的要求凡交我公司制造的压力容器图纸必须具备下列内容:2.1 容器的名称、类别、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牌号、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介质名称、容积、压力容器净重、焊缝系数、腐蚀裕度,热处理要求。2.2 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和检验要求,如无损检测、几何尺寸的检验等。2.3 除制造技术条件以外的特殊要求,如钢板、管材的探伤、容器的安装说明等。2.4 制造应遵循的标准。但必须是现行的国标、部标。2.5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蓝

5、图)上,必须盖有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2.6 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人员的签字。3. 制造图的审核 为了解设计意图,发现并纠正错误,对缺口材料及时提出代用,保证制造质量及安全,凡属压力容器制造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在开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审查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文件。3.1凡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与该项目有关的管理人员、检测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3.2 由技术工艺科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汇审,由组织者做好记录,下发各业务口,并存档备查。图纸审核管理规定文件编号:BX/R2-2009A页 次: 2/24 .图纸审核的内容和标准4.1 所有图纸及技术文件必须齐全

6、。4.2 审图要全面、仔细、规格、型号、材质、数量、标高等重要数据必须一致,设计选材、选型合理,能实施制造,防止漏审。4.3设备需要防腐处理,脱脂及特殊清洗时,设计结构要合理,技术要求切实可行。4.4 图纸审核后如有整改,应由工艺质控系统责任师拟写设计变更联络单,并由原设计人员签字,盖章,方可施工。5. 施工技术交底容器制造前,车间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制造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备有文字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并要作好技术交底,同时存档备查。其技术交底内容是:5.1产品概况,进度及工期要求。5.2 制造程序,工序衔接,交叉配合要求。5.3 介绍图纸概况,技术要求,关键问题及注

7、意事项。5.4 材料、设备、工装机具的准备情况。5.5 所执行的规范、规程以及质量评定标准。5.6 认为有必要的交待技术或其他问题。5.7 技术交底后,如因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变更,应重新组织交底,并书面通知执行单位并存档备查。6. 竣工图的整理产品制造完后,必须有制造竣工图存档。6.1 竣工图必须反映产品制造的最终实际情况,并加盖“竣工图”章,和公司压力容器制造专用章。6.2 竣工图原则上在原设计施工蓝图上修改,修改处均应有修改人签章。6.3 竣工图须同其他技术文件存档管理。生产图纸管理制度文件编号:BX/R2-2009A第A版 第0次修订页 次: 1/11 .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必须妥善保管,正

8、确使用。2.图纸的管理。2.1 图纸由技术工艺科统一管理,并严格办理收发手续。2.2 施工图按产品分类登记,标准图按技术标准分类登记。发现图纸不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索取,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 图纸的使用3.1 图纸与工艺文件随工件按工序流转,必须加倍爱护,确保施工准确无误。3.2 图纸与工件不得堆放在一起,由班组长保管,随生产任务发给施工者,保证图纸完整、整洁。3.3 施工者对图纸保管好,不得弄脏,如发现图纸丢失,应立即报车间领导,待查清丢失原因及责任后,方能补发。4 图纸的复制与修改4.1 图纸复制必须履行批准手续,重大项目的审核由工艺质控系统责任工程师办理。 4.2图纸的修改,须经得设

9、计人同意后,由技术工艺科提出技术文件修改通知单进行修改。防止压力容器表面损伤的规定文件编号:BX/R2-2009A第A版 第0次修订页 次: 1/11 本规定是依据容规和GB150-1998标准要求制定,如本规定与设计文件不符时,应首先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2 容器表面是指壳体和零部件材料的内外表面。3 车间施工人员所领取的材料,必须是检验确认的合格材料。4 容器在制造全过程中,应严禁锤击工作表面,以免造成锤痕。5 机加工件(如法兰、螺栓等)机加工后,严禁相互磨擦及碰撞,防止表面损伤。6 容器组焊时,所用的卡具拆除后,其点焊表面应复原。用磨光机清除焊疤时,防止局部过磨。7 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需

10、焊接修补容器表面时,必须在热处理前全部进行完毕。8 容器表面质量要求8.1 制造中应避免钢板(或钢管)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严重的尖锐伤痕应进行修磨。8.2冷卷圆筒修磨处的深度不得超过5%的名义厚度t,且不大于2mm。8.3 不锈耐酸钢容器的表面如有局部伤痕、刻痕等影响耐腐蚀性能的缺陷应修磨,修磨深度不应超过钢板伤痕(复合钢板指复层厚度)的负偏差值C1。9 对产品油漆、密封面及不锈钢等材料制品,搬运时,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用包装绳、布、套、垫等)。不锈钢制品要防止铁离子污染。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则文件编号:BX/R2-2009A第A版 第0次修订页 次: 1/31 总则1.1 为了提高公司压力容

11、器的生产质量,满足标准法规要求,保证焊接工艺评定的顺利进行 ,特制定本守则。1.2焊接工艺评定的依据是JB47082000和有关标准法则。1.3凡属于下列焊制压力容器之一者,应在焊前做焊接工艺评定并试验合格。1. 3.1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试制的压力容器或公司首次焊接的材料。1. 3.2焊接条件及工艺参数超出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所允许的范围。图样及制造技术条件对焊接工艺评定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1.4 焊接工艺评定应在编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之前进行,为产品施焊前编制焊接工艺规程提供依据。1.5 焊接工艺评定程序:a. 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并准备试件。b.依据指导书焊制

12、试件并做好记录。c.检验试件并按要求取样加工。d.测定焊接接头是否满足性能要求。e.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验证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f.如果试验不合格,修改指导书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评定合格。2.焊接工艺评定试板的准备2. 1 焊接工艺评定所用母材、焊材应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及有关标准要求。2.2 试板尺寸、坡口形式等符合指导书要求,焊缝长度应满足试验取样要求。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文件编号:BX/R2-2009A页 次: 2/32.3试板上的标记移植号、试板号和钢印号应清晰无误。3. 试板的焊制3.1承担施焊焊工应选用本公司持证焊工。3.2焊接设备、仪表应处正常使用状态。3.3 模拟产品施焊条件

13、,依据指导书焊接试板。3.4 作好试焊记录。4. 试板检验4.1 有热处理要求者应在热处理后检验。4.2 外观检验: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和未溶合等缺陷。4.3 射线探伤按JB/T4730.1-4730.6-2005, 100%探伤,II级合格。5. 焊接接头性能测定5.1 试件的取样、加工及试验按JB4708-2000中5.2条执行。5.2 冲击试样V形缺口加工精度每半年检测一次。6.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办法6.1指导书编号为:HZ X X X X | | | | 顺序号 | 年号6.2 操作记录编号为:J X X | 顺序号6.3 报告编号为:HBG X X | 顺序号6.4试件(样)编号焊接工艺评定管理规定文件编号:BX/R2-2009A页 次: 3/3板材编号:B X X | | 顺序号 6. 4.2 管材编号:G X X | 顺序号6. 4.3管板编号:GB X X | 顺序号所有试件编号的顺号按连续号统一编排。7.焊接工艺评定审批程序7.1焊接质控系统责任师根据产品施工图的焊接要求及实际用材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经质保工程师批准,交焊接试验室进行评定。7.2焊接试验室根据指导书安排试验任务7.3试验室将试验结果和记录进行整理,由焊接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