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1512940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家坡小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总计划教材分析:我们已经使用过五年级教材,对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简要的介绍。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1.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

2、书法爱好。2.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3.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

3、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4.习作教学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

4、内容,安排教学过程。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5.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教学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

5、.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

6、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全册教学的重点是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的教学凭借,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突破:1、加强词语的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词语。2、重视初读的指导和训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读。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1.习作的教学:本册共有八次习作训练,有记实作文,有所写和读后感,还有一定不提示任何要求的自由练习习作。指导习作,突破难点,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和练笔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说其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深入理解文章含义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清晰表达自己理解的能力。学情分析: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高质量的备课才能生成高效率的课堂,要树立正确的备课价值观。在备课方面,要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切实加强课堂研究,避免上课马虎,然后搞题海战术的做法。2.认真上

8、课。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学时以情感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教学艺术点燃学生学习情感,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3.要经常听课、说课。取长补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面对突发状况的教学机智,以及丰富自己对于新课程、新课改的认识。4.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一方面,继续发扬以往形成的良好习惯,并做到常抓不懈。5.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6.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

9、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7.要求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语文素养。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摘要完成情况备注11.山中访友 2.山雨 2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口语习作1 3回顾拓展1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 4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口语习作2 5回顾拓展2 9.穷人6国庆节 7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12.用心灵去倾听 8口语习作3 回顾拓展3 13.一个地球 14.瀑布的葬礼915.这片土地 16.青山不老 17.口语习作 4 回顾拓展410期中考试1117.少年闰土 18.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1220.有的人 口语习作5 回顾拓展5 综合性学习:诗海

10、拾贝 13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1421.老人与海鸥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1523.最后一头战象 24.金色的脚印 口语习作7 回顾拓展716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1727.蒙娜丽莎之约 28.我的舞台 口语习作8 18回顾拓展8 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考试审批意见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 山中访友 (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所

11、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品析优美的语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情景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

12、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3)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练习说话。(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

13、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2.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1. 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唯有你依然如旧。(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

14、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设计思路在课堂中,运用新课标的理念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质疑、探究 。让学生从朗读开始来学习课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得到启示,最后再尝试自己来写。 让学生于诵读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布置作业:预习作业:预习课文山中访友 课后作业:抄写词语,自主背诵板书设计:1 山中访友 ( 第一课时)1.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2.理解课文“出门”.心情好;高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 山中访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