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512939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DOC 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答案解析)内力作用与地貌读“物质大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完成12题。1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A BC D2从物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C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D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伟大的奇观之一。完成34题。3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B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C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4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

2、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灰色石灰岩 B褐色沉积砂岩C黑色玄武岩 D肉红色花岗岩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C地垒 D地堑6该区域主要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C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78题。7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B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C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D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8图中()A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3、C形成时间顺序为D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拉张褶皱、拉张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B拉张褶皱、拉张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D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10图中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A板岩、片麻岩 B板岩、大理岩C石英岩、大理岩 D石英岩、片麻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112题。1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

4、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C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1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大理岩石英岩 B花岗岩流纹岩C安山岩玄武岩 D石灰岩砂岩13读下图,回答问题。(1)判断A处的褶曲形态,并说明判断理由。(2)判断B处的地貌形态,并解释其成因。(3)该地计划在这里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地下隧道,判断该隧道应该选择A处还是B处,并说明判断理由。14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_处,属于向斜的是_处。(2)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_(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形成的。(3)图中A处

5、地形成因是_。(4)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处。(5)若在图示区域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C、D四处中应选择_处。(6)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_相同。答案1.D2.B解析第1题,分析图示可知,为冷却凝固,为重熔再生,为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故D正确。第2题,图中为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故A错误;任何岩石都可经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而图中缺失沉积岩直接指向岩浆这一过程,故B正确;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必须经过沉积物这一环节,图中的和可表示,故C错误;变质岩只有转化为岩浆以后才能形成火成岩,图中和可表现出其转化的

6、过程,故D错误。答案3.C4.C解析第3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第4题,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答案5.A6.C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该地岩石向上拱起为背斜。第6题,据图可知,该地先经历内力的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被侵蚀,说明经历了外力侵蚀,加上有侵入岩,并且顶部缺失,说明先经历岩浆侵入,后经外力侵蚀而成。答案7.B8.C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7、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第8题,图中处位于背斜为储油、储气构造;图中处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图中处岩层位于处岩层下面,说明岩层形成时间早,处岩层侵入岩层,说明岩层形成时间晚;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答案9.D10.C解析第9题,本题关键主要是判断出挤压褶皱、岩浆侵入和发生断裂的时间先后。石灰岩是沉积岩,其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沉积作用;图中断层两侧的石灰岩都发生了褶皱,说明石灰岩先经历了褶皱,后发生断层;石灰岩由于断层而产生错位,但其顶部却是平整的,说明产生断层后又经过了抬升、侵蚀;

8、平整的石灰岩之上有砂岩和砾岩,说明在抬升、侵蚀后又经过了下沉、沉积;岩浆岩穿过砂岩和砾岩,说明其形成晚于砂岩和砾岩。故D项正确。第10题,处的岩石原本是砂岩,经过岩浆的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后形成石英岩;处的岩石原本是石灰岩,经过岩浆的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后形成大理岩。故C项正确。答案11.B12.D解析第11题,图中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读图分析,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处是向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向斜,外力侵蚀成山,A错;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受侵蚀成岭,C错;乙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被侵蚀成谷,B对,D错。第12题,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与周围岩石不同。读图,丙处岩

9、层按顺序形成较晚,且没有侵入或切断的形态,是在地表沉积形成,可能是石灰岩等沉积岩,或是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D对。不可能是岩浆岩,A、B、C错。答案13.(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或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2)谷地。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3)B处。理由: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隧道安全稳定;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减少隧道内积水;易于施工。答案14.(1)AB(2)内力(3)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形成谷地(4)AB(5)A(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成因分析及实践意义。注意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依据应主要看岩层新老关系而不是看地表起伏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