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50887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蓝色萝卜》、《辣椒趣说》答案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色萝卜毕淑敏有一天,我到商场的玩具柜台,为朋友的孩子过生日准备一份礼物。总是拿不定主意,挑来选去,很费时间,就听到了如下一番谈话。一位老妇人交了钱,把售货员为她精心捆好的橡皮泥桶抱着,预备离去。售货员向她扬扬手说,您老多保重吧。三十多岁的儿子,您还要为他买橡皮泥,该不会是有什么吧?老妇人笑了,说,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我的儿子并没有什么病,他很好,很健康,是个很棒的电脑工程师。老妇人说,我儿子小的时候,手很巧。有一天,他捏了一个大萝卜,圆圆的,红红的,上面还长着翠绿的缨子。我喜欢极,把这个萝卜小心地带到单位,让同事们看。大家都说这不是那么小的孩子能捏出来的,没准是哪个工艺师随手的作品。我听了以后

2、,心中甜似蜜呀。回到家后,儿子跟我要那个萝卜。我说,干吗呀?他毫不在意地说,把它毁了,重捏啊。红色的归到剩下的红泥堆里,绿的归绿的。我很可惜地说,那个萝卜不就没了吗?他睁大天真的眼睛说,可那些橡皮泥还在啊,我还可以捏别的呀。我说,不成,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单位里要是组织展览,这个萝卜就是上好的展品,你不能把它毁了,我要留作纪念。儿子很听话,不再要回他捏的萝卜了。过了一段日子,他悄悄问,你们单位开过展览会了吗?我说,今年没开。你问这个干什么?他说,我想要回那个萝卜,让它回到那一堆各色的橡皮泥里,这样,我就可以捏其他的东西了。我不耐烦地说,这个萝卜我还想留着呢。你该捏什么就捏吧。儿子又怯生

3、生地说,妈妈,你能不能再给我买一盒新的橡皮泥呢?我说,为什么?原来那盒不是挺好的吗?儿子说,那个萝卜走了,它的颜色就不全了。我敷衍地说,好吧,哪天我得空了,就给你买。那阵子,我一直很忙。更主要的是不把孩子的请求当回事,总是忘。孩子问过几次,我心里烦,就说,你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好了,颜色有什么要紧的?大模样像了就成。我儿子很乖,从此,他再也不提橡皮泥的事情了。大约半年后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在桌子上,看到了儿子用橡皮泥捏的新作品。我不知是不是他特地摆在那儿的一个胡萝卜,身体是蓝色,叶子是黑色的。我当时应该警醒的,可惜忙于工作,就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从此,儿子再不捏橡皮泥了,我也渐渐把这件事淡忘了。直

4、到他长大成人,几十年当中我们都从未有一次再提过橡皮泥这个词。前几天搬家,从尘封的旧物中滚出一个铁蛋似的东西,我捡起一看,原来是那个蓝色的萝卜。谁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被保存下来的。我把它放在手心,还感到儿子当年的无奈。我从中听到了强烈的抗议和热切的渴望。我想赎回我当年的粗暴和虚荣,想完成我曾经答应过的承诺她说到这里,头深深地埋下了,花白的头发像一帘幕布,遮住了她的眼睛。老妇人抱着橡皮泥桶,缓缓地走了。我也随之选定了一件礼物,离开了商场。我决定,在送给小朋友生日礼物的同时,送给他的妈妈一个故事。只听得售货员在后头喃喃地低语,谁知道她的儿子还记得这回事不?会原谅他妈妈吗?1、第段从哪两个角度体现儿子的手

5、巧:(2分)角度一:正面描写儿子捏的作品活灵活现,以此体现儿子手巧。角度二:从我的喜欢和同事的赞赏中体现儿子手巧。 2、老妇人当年的粗暴在文中具体表现为:(6分)(1)以开展览会和留作纪念为理由拒不归还橡皮泥萝卜;(2)答应给孩子买新橡皮泥但一再敷衍搪塞,没有兑现; (3)看到蓝色萝卜,对儿子的无声抗议故意视而不见。 3、第段“我”为什么决定要送给小朋友妈妈一个故事?(2分)我想提醒小朋友的妈妈,大人的粗暴和虚荣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与才能,要引以为戒。4、文中有两个“我”,一个“我”指老妇人 ;另一个“我”指作者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老妇人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一方面能够增加事件的真实性,另一

6、方面老妇人作为叙述者,便于其站在今天的视角审视当年的行为,认识自己的“粗暴和虚荣”。(4分)5、对以“蓝色萝卜”为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4分)A“蓝色萝卜”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中心线索。B“蓝色萝卜”是儿子艺术才华消逝的转折点。C“蓝色萝卜”蕴含着儿子强烈的抗议与渴望。D“蓝色萝卜”是母亲多次拒绝与敷衍的结果。6、请选择一点,谈谈你对文中老妇人的看法。(80字左右,8分)(可以评价老妇人的行为举止,也可以评价老妇人的个性特点。)示例l:老妇人不应该漠视孩子的抗议和渴望。抗议和渴望是孩子真性情的流露,忽视它,就有可能淹没一条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道路,文中孩子的艺术才能就是这样被母亲忽视,令人

7、扼腕。 示例2:老妇人曾是一个忽视孩子的母亲。她不顾孩子请求,拒绝归还红萝卜;她一再敷衍和搪塞,不兑现承诺;她甚至对孩子的无声抗议也视而不见,如此忽视,让一个孩子的艺术才能泯灭了。辣椒趣说自古以来,辣椒作为一种美食,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排”,墨西哥人将辣椒视为国食。在我国,辣椒在许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甚至没有它人们就无法下饭,可见人们对它的 (zhngi)。 辣椒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辣椒素的物质,能够刺激皮肤和舌头上感觉痛和热的区域,使大脑产生灼热疼痛的辛辣感觉。科学家对生长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沙漠地带的一种野生辣椒进行研究,观察有哪些动物以辣椒为食。结果发现,生

8、活在附近的沙漠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根本不碰这种辛辣食物,吃辣椒似乎是鸟类的专利。实验表明,辣椒果实被小型哺乳动物吃掉之后,种子经消化排出,几乎不能再发芽。而鸟类的消化系统基本不对辣椒种子造成伤害。科学家认为,辣椒之所以辣是出自保护自己的需要。辣椒不想让哺乳动物把它们的果子吃掉,所以才在辣椒果子里产生了辣椒素,这样,吃不了辣的哺乳动物就会放弃,而鸟类却丝毫吃不出半点辣味,它们的痛觉感受系统和哺乳动物不一样,辣椒素能给它们清爽的感觉,还有止痛的功效。所以鸟类吃辣椒来像在嚼口香糖,而果实中的辣椒籽则会经过鸟类的肠道完整地排泄出来,完成一次又一次播种。不少人吃辣椒会上瘾,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辣椒的

9、辣味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机体的神经系统反射性地出现心跳的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的增加、肠胃挪动的增快等现象。同时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再吃下去,大脑又会以为有痛苦袭来,于是释放出更多的内啡肽。内腓肽促进大脑内另一种物质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相当于人体内“奖励系统”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于是享乐主义的大脑热让我们吃辣吃上瘾,以至于闻到浓郁的辣味就有进食的冲动。那么, 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的人们更喜欢吃辣椒尽管生活在寒冷和潮湿地区的人们也都适合吃辣椒。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辣椒能够抑制食物中有害

10、细菌的滋生,防止食物中毒。为了抑制食物中的有害细菌,寒冷地带的人们一般把食物放在室外一整夜,就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但是炎热地区的人们不仅没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而且炎热地区很容易滋生各种病原体和寄生虫。通过长期研究后,研究人员终于得出结论,辣椒具有天然杀菌作用当人们摄入辛辣食物后,体内温度急剧上升,这样就可以抑制食物中的有害细菌的繁殖并杀死有害细菌。辣椒原来生长在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很早的时候美洲人就开始食用辣椒。辣椒能传遍全球还要感谢哥伦布。这位探险家在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碰到了这种特殊的食物,并把它带回了欧洲,辣椒由此传遍世界各地。辣椒于明末传入中国,距今约400年了。这种洋辛香料很快红遍

11、中国,进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威力无比的辣椒带来的无疑是一场饮食革命,似乎任何其它传统辛香料都无法与之抗衡。1.根据第段括号中的拼音,在“ ”上应填入的词语是钟爱 。(1分)2. 根据第段内容,人们吃辣椒会上瘾的原因,除了辣味导致心跳的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的增加和肠胃挪动的增快以外,还与内啡肽的释放 和多巴胺的分泌 有关。(4 分)3 第段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分别是 C ( 3 分) A 、时间顺序 世界各地人们都爱食用辣椒 B 、空间顺序 辣椒从国外传入中国很不容易 C 、空间顺序 世界各地人们都爱食用辣椒 D 、时间顺序 辣椒从国外传入中国很不容易4 联系下文,第段、第段“ ”应填入的设问句分别是:辣椒为什么会辣? ;哪些地方的居民更爱吃辣? ( 6 分)5 .(1)以第两段中加点词“红色牛排”和“约”为例,从说明文语言角度,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将辣椒比作“红色牛排”,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辣椒受人欢迎;用“约”一词,说明辣椒传入中国时间是一个估摸的时间,不是准确的一个时间。两个词各自体现了本文语言具有生动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 6 分)(2)以第段中加点词“红”为例,从语言品味角度,说说“红”字的妙处。 “红”字妙处在于,既体现了辣椒红色,具有形象性,又渲染了人们喜爱辣椒的红火程度,强化了感染力。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