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50705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陇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陇南市20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X年工作回顾 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我们将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三年重建任务力争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实施计划,着力破解重建难题,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多方争取重建资金,协调落实农民住房重建贷款,加大农村贫困户建房帮扶力度,强化资金和建材市场监管,扎实有序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累计开工重建项目13项(不含城乡住房),竣工462项,累计到位资金20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97亿元(含城乡住房)。农村居民住房维修加固1864户全部竣工,农村居民住房重建2932户基本完成,

2、农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全面启动实施;县以下学校、医院重建进度较快。基础设施等重建项目取得明显进展。XX市直接实施援建项目1项,已竣工3项,在建6项,累计完成投资392亿元。省内对口援建工作顺利开展。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兰渝铁路、武罐高速公路、阳山金矿等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具体问题,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兰渝铁路(陇南段)完成投资167亿元;武罐高速公路2个标段全部完成招投标,其中国内投资的主线10个标段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11亿元。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93项,投资85亿元。开工建设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108项,当年完成投资106

3、亿元。全市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0个,拟引进资金5亿元,到位资金0亿元,合同履约率达到80%。去年,全市项目总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突出“三农”工作的基础地位,认真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61亿元;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狠抓劳务输转,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4.5万人,输转劳动力65.万人,创收45亿元;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市财政筹措1000万元发展基金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蔬菜等面积均有增加,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6万吨,改扩建龙头企业1户。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六届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暨中

4、国陇南特色果业高层论坛。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补灌面积4万亩,实施天保工程天然林管护1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0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39万亩,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完成全膜双垄沟播20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96.61万吨。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面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我们把保工业作为保增长、保就业的重点,认真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加大财税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安排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0万元工业技改贴息资金,并从企业所得税收益中列支0%以上用于扶

5、持工业发展。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市列40个工业重点项目开工3项,完成投资7.9亿元,武都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县区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成州公司10万吨锌冶炼技改、X县区独一味三期扩建等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强化协调服务和政策扶持,铅锌采选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工业经济逐月回升。完成工业增加值23.1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4亿元,同比增长2.3%。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0.88万吨和.87万吨之内,全市万元dp综合能耗下降5.1%。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督工作得到加强。 城

6、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我们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瓶颈制约作为重要抓手,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项103公里,完成投资1.8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0项25公里,完成10项918公里,其中通乡油路2项15公里,通村公路155项50公里。召开了全市城市建设现场会,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陇南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实施城镇建设实事12件,已完成54件,正在实施68件;市区东江、钟楼滩X县区开发建设和八县县城建设取得新进展。武都、西和0千伏送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新建光缆线路136公里,九县区XX县区和重点乡镇实现了3g信号覆盖。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 我们把发展第三产业、搞活农村市

7、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措施,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家电2752台(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市场建设项目53个,新建农家店个,市场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并实现扭亏为盈,供销企业持续保持盈利态势。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开发,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全年接待游客比上年增长25.6%,旅游综合收入增长453%。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8.2%。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全市存款余额341亿元,同比增长1.9%;贷款余额148亿元,同比增长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我们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一批社会事业基础设

8、施建设项目,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实施,XX县区“两基”攻坚通过省上验收,全市整体实现了“两基”目标。完成科技培训万人次,取得科技成果2项,专利授权0件。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进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文化大院家、农家书屋0家。八县一区县区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基本完成。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2以下,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88%以上,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计划目标。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城乡就业的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解决了9831名

9、村干部养老保险和561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人数均有较大增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率分别达到9和95.78%,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取得新的突破,各项保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由县级统筹向市级统筹过渡,社会保险保障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暴洪等自然灾害,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预测预报,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和困难救助工作,受灾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解决了8000多名残疾人的生活

10、困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8%、27.8%、21.1%、.。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0多件,集中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双拥共建不断深化,部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改善民生办实事取得新成效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二件实事基本完成。投资2.34亿元,在5个灾后重建重点村配套建设供水管网121公里、供电线路51公里、通村公路1005公里、堤防3公里。投资.14亿元,建成便民桥113座。投资2.12亿元,建成通村等级公路44条203公里。投资566万元,解决了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8538万元,实施扶贫整

11、村推进项目110个,减少贫困人口7.6万人。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51万户;为农民配备太阳灶4.6万台。投资.亿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项目9项1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8项13.96万平方米,发放住房补贴和核减租金53万元,解决了8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从22X年1月起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0%,农村低保补差由年人均516元提高到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00元提高到1600元。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32.3万元,资助九县区贫困高中生38人,每人资助1000元。结合实施农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建成“五保家园”554个。建成了八县一区10个X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5个城镇社区落实工作补助经费22

12、1万元。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我们把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保障,修订了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了工作程序,政府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了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执法主体单位、执法人员资格确认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先后清理出审批、核准等事项58项,向社会公布了两批取消、下放、转移的审批等事项18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灾后重建及其它项目全部按规定实行了公开招标投标;启动实施了灾后重建资金物资监管预防腐败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审计任务49项,查出各类违规资金87万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15件,办复率

13、达到100%。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机关工作作风得到转变,服务发展、服务项目建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22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切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要切实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力量,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一是抓好农民住房重建完善提高和验收工作。二是加快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三是加快重建项目进度。四是继续加强对口援建工作。五是保证灾后恢复重建质量。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及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技术规程和国家建筑技术规范,

14、确保重建工程质量。六是加强资金和建材市场监管。完善资金拨付制度,健全管理台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保证重建资金安全,发挥重建资金的最大效益。继续抓好建材生产、调运,保障建材供应,确保建材质量,确保建材价格基本稳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争取灾后重建后续政策扶持。着力解决制约因素,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靠争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项目靠招商的思路,下决心解决项目建设环境不宽松、人才缺乏、前期工作滞后、用地落实困难、管理工作薄弱、实施进度缓慢、后续项目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意向性项目抓落地、前期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力争在项目论证、

15、储备、争取、实施、管理上有新突破。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切实抓好扩大内需项目。三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五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加强与友好城市和区域协作城市的经济合作,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合同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0项以上,签约资金9亿元以上,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项目履约率达到80。 着力加快工业发展,提升工业质量效益 一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出台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办法,以招商引资推动工业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工业融资、工业用地等难点问题,确保8个市列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布局总体规划,重点抓好西成经济开发区清理整顿和扩区规划编制,尽快完成XX县区循环经济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争取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尽早启动实施。三是提升工业质量效益。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年和质量效益年活动,强化技术引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推进矿产资源整合,积极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