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基本概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47154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圩新区基本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圩新区基本概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好新区基本概况徐圩新区是我市拓展港口功能、开发新的战略增长极的重要区域,徐圩新区的发展能够更好地 发挥港口核心战略资源的作用,推动连云港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进程,增强带动苏北发展、推动 江苏沿海开发的能力,更好地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崛起振兴和协调发展。一,地理环境1、方位面积徐圩新区规划由三部分构成:(1)北起烧香河,西至烧香支河,南至善后河、埒子河口中心 线(含徐圩湿地约7平方公里),东至海堤路。南北平均长度25公里,东西平均长度7.5公里, 周长65.2公里,面积约194平方公里。(2)埒子河口以北13公里岸线,规划建成双堤环抱式 港湾,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

2、。(3)中云台国际物流园约 22平方公里。以上三部分规划总面积约290平方公里。徐圩新区滩涂面积约14平方公里(海堤外推200米和湿地面积),海域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 (海岸基线外推12海里)。金桥盐业公司台南盐场、徐圩盐场位于徐圩新区境内。2、气候特征徐圩新区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C 左右,一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气候宜人。3、山川河流水库(1) 水系。徐圩新区水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水系和盐场生产水系。区域内南北走 向的河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为驳盐河,另一条为海堤内侧的复堆河。北侧的烧香河、西侧的烧香 支河是规划区的

3、夕卜河。驳盐河为盐场原盐外运的通航运输河道,河长约25.7km,现状河口宽 20m 30m,河底宽约10m 12m,设计河底高程0.00m,正常保持通航水位2.40m左右。海 堤内侧的复堆河为海堤复堤留下的河道,具有将东西向排水河道的涝水沿复堆河向挡潮闸汇集的 排水功能,河道全长约25km ,河口宽20m 80m不等。烧香河是该新区的主要泄洪通道,起于 盐河,终于烧香河新闸,由烧香河新闸流入黄海,长度为30.7km,总流域面积约450km2,堤顶 高程4.5m,河底高程-1.0m2.5m,河面宽度 40m 160m,河底宽度25m 140m,边坡1:4。东西向的河道众多,河长较短,一般在6km

4、 9km左右,河口宽一般在20m左右,主要有 排淡河、方洋河、方南河、严港河、马二份河、纳潮河、西港河、深港河等河道。生产水系是一 套独立完整的水系,与盐业的生产工艺息息相关,主要由驳盐河和一系列的排水道与送水道组成。(2) 水库。徐圩新区有较多的水库,现有主要的水库有刘圩水库、张圩水库、马二份水库、 一号水库、二号水库和三号水库。(3 )河闸。徐圩新区挡潮涵闸在2005年进行了新建及加固,现有穿海堤涵闸10座,包括 小丁港闸、刘圩港闸、方洋港闸、方南闸、严港闸、洼港闸、张港闸、扬水站引水闸、西船闸、 东山闸。此外,徐圩新区外河烧香河入海口有烧香河新闸控制、排淡河入海口由大板跳闸控制, 烧香支

5、河入埒子口有烧香河闸控制,大板跳闸是排淡河入海口,每孔净宽5米,共5孔,闸底板 高程-2.5m,烧香河新闸是烧香河入海口,每孔净宽10m,共5孔,闸底板高程-2.5m,设计过 闸流量580m3/s,是目前烧香河出海口门。(4) 防洪排涝。防洪主要靠东侧和南侧的海堤、北侧的烧香河堤防及西侧的烧香支河堤防。东侧的海堤已建成能抵抗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标准的海堤,北侧的烧香河和烧香支河堤 防目前只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徐圩新区盐场内排水自成系统,主要负责盐场的排水功能, 通过驳盐河和十多条河沟排入大海,由小丁港闸等闸口控制。利用潮汐开闸引海水入盐场水库以 供生产;排水时关闸,雨水通过十多条河

6、沟,分别排向驳盐河和复堆河,然后入海。送水道与排 水道相间分布,但自成系统,互不贯通。(5)潮汐。徐圩新区东临黄海,河道受潮汐影响较大,潮型属正规半日潮型。根据燕尾港潮 水位站资料,历史最高潮位为3.91m( 1991年8月31日),历史最低潮位为-2.7m(1987年9 月8日几多年平均高潮位为3.32m,50年一遇高潮位为4.04m,百年一遇高潮位为4.15m。(6)山川。东陬山位于徐圩新区境内,东陬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最高点海拔86.4米,周长 约3.5公里,占地约1.75平方公里,最宽处约0.7公里。4、环境容量根据连云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徐圩新区环境空气为二类功能区,空气质量

7、良好。二旅游资源徐圩新区所辖的台南盐场和徐圩盐场都是淮盐的主产地,淮盐文化见诸文字记载有2千多年。 按照徐圩新区产业定位和彰显淮盐文化的要求,布局淮盐文化的保护地,与徐圩新区的重大项目 开发互动考虑。一是辟出一定面积的专门地带,作为保留象征淮盐传统生产工艺的淮盐生产生态 文化保护地。二是设立淮盐文化产业链,以海盐、化工、制碱、核电、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相 关产业联动,成为现代盐文化的文化阶梯,构成产业文化链。三是在徐圩新区广泛建立淮盐文化 标识。四是在盐场按点线面建立淮盐文物展示带,并借助盐业民俗风情开辟盐业旅游。三、交通设施徐圩新区未来将形成两纵四横”的干线路网,二纵:226省道,242省道

8、,四横:徐宁(徐 圩一宁海)公路,徐新(徐圩一新海)公路,规划344省道,徐仲(徐圩一仲集)公路。徐圩新区开发背景(一)2006年10月,由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牵头的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和江 苏省政府联合调研组,组织20多位院士和200多名专家,开展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 提出要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建设临港产业基地。(二)2008年5月初,国务院召开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江 苏沿海地区尤其是连云港的开发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根据总理办公会要求,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10日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规划将连云 港作为江苏沿海

9、开发的龙头,提出要依托深水港口资源,在连云港南翼布局钢铁、石化项目,建 设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三)为贯彻落实国家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连云港发展的要求,抢抓重大历 史发展机遇,2009年3月5日,连云港市委召开常委议港会议,作出了加快港口发展全力推进徐 圩新区开发的决策部署。徐圩新区主导产业-是港口物鼬。规划重点发展一般仓储运输业、专业批发交易业、加工物流产业、逆向物流 产业、供应链物流业以及物流配套服务业。二是金属冶炼及加工业。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推动钢铁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在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集中度低,原材 料对外

10、依存度较高,需要依托港口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徐圩片区将金属冶炼作为重点发展产业, 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可以服务于淮海经济区与中西部地区市场。规 划重点发展铁合金产业、合金钢产业、营销型钢铁加工业、产业型钢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 加工业。三是化工产业。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是徐圩片区发展石化产业的重要依托。 徐圩片区石化产业的发展,将通过上游做补位、中游做整合、下游做特色,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化 工产业集群。规划重点发展炼油产业、海洋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 以及精细化工产业。1是清洁能源产业。借助已落户连云港的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的技术

11、力量,把握洁净煤综合利用产业机遇,结合徐圩片区煤炭、水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IGCC多联产项目。同 时响应国家正在推进的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抓住装备制造业大发展的市场机遇,结合IGCC多联产 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相关的设备制造产业。规划重点发展IGCC多联产产业、IGCC多联产 设备、生物质利用设备、能源回收利用设备、冷热电联产设备以及燃料电池。五是装备制造业。依托钢铁产业基地建设,借助临近港口优势及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徐圩片区 可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远可承接日韩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近可承接徐州及中西部装备制造 业出口业务的产能转移,满足日韩、东南亚市场,并辐射中西部与中亚市场,服

12、务环渤海以及长 三角经济带。规划重点发展基础零部件、电气机械设备、船舶零配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化 设备制造、港口物流设备等产业以及核能设备制造。徐圩新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综合交通规划目标:建设一个符合徐坪新区未来发展需求的、协调的、可持续的、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包括:(1)建成一个以港口、铁路内河航运、管道、高快速路为骨架,多方式联运设施为后盾,支撑区域港产联动发展的疏港 交通系统;(2)建成一个以快速路和干道网络为骨架,支路为基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城市未来发展的道路交通设施与运 行系统;(3)建成一个以快捷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换乘设施为纽带,与个体交

13、通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高效率公交交 通系统。港口规划(1)港口发展定位:是连云港港口重要组成部分和全港南翼的重要港区;是连云港港口拓展港口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支撑;是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苏北地区及周边部分省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 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徐圩港区将以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布局为依托、逐步发展成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 务的综合性港区。(2)港口发展规模:预测未来2015、2020和2030年徐圩港区的吞吐量水平分别为3000万吨、7300万吨和1.3亿吨 左右。(3)港区功能布局:根据临港产业布局,结合本区域资源特点,确定徐圩港区主要由液

14、体散货泊位区、干散货泊位区、 通用泊位区、集装箱码头预留区、装备制造业码头作业区、海河联运区等六大功能区组成。集疏运交通规划(1)疏港铁路系统规划 规划由东辛(板桥)站分别引出徐圩疏港铁路北支线与南支线,服务徐圩港区及临港产业区,规划等级为工业 企业I级。其中,北支线近期实施,且港前站徐圩港站设置于港口后方S226至港前大道之间;南支线远期建设, 港前站设置于港口内。 铁路专用线由港前站伸出,沿地面敷设,分别伸入徐坪港区码头、钢铁产业集聚区、石(煤)化产业聚集区内 各组团,服务徐圩港区及临港产业园区。 远期预留东辛站分别与陇海铁路、连盐铁路相连接的铁路支线线位,提高通道集疏运通行能力,满足徐圩

15、港区 未来不断增长对外货运需求。(2)疏港内河航运系统规划 考虑到南复堆河区建设海河联运区工程实施难度较大,规划建议近期改在徐坪港口防波堤内,利用浮筒设置海河 联运区,满足海运船只与内河航运船只的货物转运需求。(3)管道规划为支撑临港石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条石油输送管道,由液体散货码头引出,经石(煤)化产业聚集区,连接外围 鲁宁石油主干管道。(4)疏港公路系统规划徐圩新区未来规划形成“三纵三横”疏港公路系统,并与市域疏港高速环网相衔接,将徐圩港区及临港产业园区货运 交通快速疏解至腹地城市。“三纵”分别为S226、S242、港前大道;“三横”分别为徐新公路、徐圩疏港快速路、徐仲公路。城市道路规划(1)道路等级与布局依据功能将规划区内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5各层次。其中快速路、交 通性主干路、主干路构成新区道路主骨架。(2)快速路徐圩新区形成由纵五、徐圩疏港快速路、S226以及S242组成“两纵两横”的快速路体系。红线宽度控制60米。(3)交通性主干路徐圩新区交通性主干路形成“四纵两横”的结构。“四纵”分别为:纵一路、纵三路、徐新公路、徐仲公路;“两横”分别为:港前大道、横二路。红线宽度一般控制在 4060 米。(4)主干路徐圩新区主干路形成“十一纵九横”的结构。“十一纵”分别为:板桥一路、板桥二路、纵二路、纵四路、纵六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