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44435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薄弱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此,我认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即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即是经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一步步实现这几个方面的

2、目标。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点做到: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夺红旗、抢答、闯关卡等。就连比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小组比、男女生比、同桌比等。比赛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比速度、比正确率、比方法多样等等。当然,对应的奖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奖励小红旗、小花儿、笑脸印章等等。这样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

3、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的口算基本训练 还有一句俗话“熟能生巧”。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的基本训练绝不能放松的。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教学中要找到重点,训练关键部分,将口算的基本训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使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 对算理的正确理解,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

4、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我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 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计算要过关,口算是关键”,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规律。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细、查认真。 总之,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方能打下扎实的口算基本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