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36895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五部分 考前冲刺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第五部分一史学素养一、选择题1(2017全国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C)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理解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C项;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

2、(2017全国卷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D)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解析】本题以赫鲁晓夫回忆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认识能力。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体现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中回忆录被多次修改说明回忆录作为史料不能完全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且作者在记述自己事迹时也会出现文过饰非的情况,A项错误;回忆录被多次修改,其可信度

3、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B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点拨回忆录是史料的一种。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进程的痕迹。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观念、立场、阶级属性、认知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对史料的选择,同样,由于不同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不同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史料的选择。同样一本回忆录,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正是时代影响历史叙述的表现。3(2018高考押题卷

4、一)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D)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D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解析】“天子作师,公帅之是以上能征下”说明诸侯必须无条件由周天子调动,“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度使天子和诸侯开始有了隶属

5、关系,各诸侯国有向天子缴纳贡赋的义务,反映了分封制度下天子对诸侯隶属关系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列尊贡重”中的列尊者无法被判断是姬姓封国,故A项错误;第二则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且第一、三则材料也未涉及,故B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4(2018梅州5月模拟)“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这种观点认为(D)A应根据现实需要去得出历史认识B认识历史应把握历史发展方向C应从全球视野和文明角度认识历史D认识

6、历史应立足于历史时空【解析】材料“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反映了对历史的认识,应该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与阶段去考查,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根据现实需要去得出历史认识,而是从特定的历史时空考查,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全球视野和文明角度,故C项错误。 5(2018开封三模)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据此可知(A)A汉

7、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王国问题的解决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权力,故D项错误。6(2018南充三模)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唐代女性着装都很“开放”,但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全身障蔽,不欲路途窥之

8、”。到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渐息”,到中宗即位后,再也看不到穿戴羃的了。这说明(C)A史料记载往往违背历史真实B学者们的观点大多偏颇无据C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D唐代女性的着装实无法考证【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一般印象唐代女性都很“开放”,从来没有遮蔽,这样说总体上是可以的,但严谨一点,就要指出在唐朝的不同阶段,其实有所不同,这说明了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往往违背”;学者的观点大多有据可证的,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无法考证”。7(2018青岛5月模拟)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认

9、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A)A曲解了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B说明了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C印证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D反映了历史循环论的正确观点【解析】材料中的“五德终始”学说和罗贯中的历史观都体现出一种历史循环论,它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故B项错误;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故C项错误。 8(2018历史4月预测押题)魏源撰道光洋舰征抚记认为,林则徐在

10、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C)A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B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C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解析】材料强调了历史研究要相互印证,即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记载属于二手史料不一定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原因的探讨并非很难有定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也不一定愈客观,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9(2018唐山三模)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

11、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A史观影响史学结论B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结论D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体现的是革命史观的研究范式,“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体现的是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方向,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均与材料不符;D项本身说法不正确。10(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六模)“九一八”后,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历史研究除了重视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外,另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关注。这表明(D)A边疆史的研

12、究易于出成果B重视历史成为国人共识C重视国史是史学界的传统D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解析】由材料“九一八后,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可知史学研究的动向与现实政治需要密切相关,因而“九一八”事变后更关注研究边疆史,不会单纯基于边疆史的研究易于出成果,故A项错误;材料仅反映学术界兴起了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不能说明国人均重视历史,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九一八”事变重视研究国史,说明与现实政治相关,并不是因为重视国史是史学界的传统,故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因而学术界重视研究边疆史以求从中获取解决现实民族危机的有效措施,故D项正确。11(2018南平二模)表1

13、八路军电报(1937年9月27日)发送与接收者歼敌数我军伤亡有无俘虏林彪致中央军委1000余人我军伤亡三四百名无朱德、彭德怀致毛泽东至少四五百人未提300余人表2日本士兵日记(昭和12年10月3日)死亡(人)负伤(人)失踪(人)合计(人)步21联队主力861123201步21联队111平岩大队94226320步22联队851312218合计519969181506表1、表2是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史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D)A表1中两份电报的内容不完全一致,证据力不够充分B表2是日军士兵的个人日记,主观性强,可信度不高C表1是八路军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史料价值高于表2D表1的电报与表2的日记可相互佐证

14、,史料价值都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的说法不正确,两份电报出自不同人之手,不一定不可信;B、C两项说法均比较片面和绝对;历史研究中应该讲各种史料综合运用,相互印证,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12(2018江苏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发放时间每人每月定量出处1954年7月开始1.5斤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未予说明1斤北京粮食工作1957年11月17日开始1.5斤中国商业四十年1957年12月1日之前1斤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1957年12月1日之后1.5斤据此可知,关于“高脑

15、油”的发放(C)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解析】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展览的文字介绍属于对文献的再加工,不是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两部经济著作对“每人每月定量”描述不一,故B项错误;馆藏的原始文件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比较可信,故C项正确;现有史料只要确定是真实的,就能证明北京市曾经发放过“高脑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北京卷37)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材料一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