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36430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84-85页的教学内容。也是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之后又一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课,它是学行四边形、梯形面积的基础,一起看看看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欢迎查阅!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是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

2、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考点分析:能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我们学校有一批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队了,学校为他们做了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屏幕出示红领巾图)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三角形的师:你们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面积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生说推导过程师: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我门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的,那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研究呢?生1:我想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生2:我想看看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和四边形。2、动手实验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型,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操作研究,看哪一组能用多种方法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成果,推导公式师:同学们经过猜想,验证,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请展示给大家看。生展示汇报一:两个完全一样

4、的锐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汇报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汇报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除此之外,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2=长宽2=底高24、例题讲解红领巾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巩固提升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2、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们的面积。(单位:厘米)3、上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看图填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平方厘米。4、思考题你

5、能在图中再画出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四、总结结课1、学生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长宽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

6、:各种梯形各两份,剪刀,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主题1.生活中我们能找到许多平面图形,这个教室里有吗?2.请大家看看这组图片,看看你发现了谁?找到了就立刻喊出它名字!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梯形)板书2.梯形,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它了,谁来介绍一下它。3.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朋友,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二、回忆旧知,建立联系1.面积,我们现在已经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了?他们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课件)2.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还记得吗?3.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它们面积的计算时候,都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板书)把要研究的

7、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这种思想,这节课我们也要用到。三、转化梯形,推导公式(一)应用的需要引出猜想1.同学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喜欢篮球吗?(课件出示篮球场地)你们知道这一处是什么区域吗?这是3秒钟限制区,是限制对方队员在这个区域内停留不能超过3秒钟。2.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3.同学们都很有想法,那到底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那样呢?让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在动手操作之前,老师提出三点建议:(1)想想能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2)根据转化图形与梯形的关系,推导出梯

8、形面积计算的方法。(3)填写好汇报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快。明白了吗?开始吧!(二)小组活动十分钟(三)汇报1.刚刚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现在让我们请这几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大家注意听,你们的意见相同吗?你还有补充吗?汇报:平行四边形:两个怎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方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拼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你们的推导的结果应当是一样的。是吗?2.师:同学们,观察这些图形,无论长方形还是正方形,都是。再看,(移动图形)你发现什么了?过渡:看来,只要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就能拼成一个.(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板书)然后我们

9、就可以根据两种图形间的联系来推导梯形的面积了。谁来帮老师梳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平形四边形的高就是,所以梯形的面积为什么除以2?3.刚才展示的都是拼组的方法,还有些同学只用一个梯形就完成了任务,他们用了分割的方法。你们都看懂了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简单说说你们是怎么推导的。你们小组的方法真独特!方法不同,那你们推导的结论呢?4.总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共同点。谁来说说?5.是不是这样啊?那大家就一起把我们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的梯形面积公式读一读吧!(课件)如果用字母表示你会吗?6.在这个公式中,哪里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呢?在计算的时候一定不要忘

10、记。四、加深理解,巩固新知。1.总结:好了,同学们,刚刚大家用学过的知识,通过拼合,分割,旋转,平移等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学过的图形,根据图形间的联系就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这个方法你们记住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了!(判断题)3.通过刚刚的研究和辨析,相信大家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吧!这个三秒限制区到底多大呢?你会求吗?需要什么条件?(课件出示)动笔试试吧。4.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你们想用新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5.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小到.大到.都会用到它。五、结语转化在数学当中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常用的思想。在图形的学

11、习中,同学们多次用到了转化的策略,(课件)其实在学习计算时我们也用到了。那我们转化的目就是化未知为已知。以后你再遇到一个未知的新问题,你会怎样想呢?是不是任何未知的问题都可以转化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去思考。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1、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创造性利用教材我的第一个活动设计是感受最深刻的。为了让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一个活动中,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从自己班级的节日活动调查入手,再与淘气班的来比,孩子更喜欢也更自然。原来计划让学生随意说出自己在节日里的活动,教师及时板书,接着整理分类,再让学生调查填表分析的。可是后来再仔细想一想,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值得吗?再回过头看一看教学目标,这一

12、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而是主要让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对分数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教师提前做好了解,大致分了几类活动,让学生调查统计填表。这样活动的目的性就很明确了。另外,调整了长跑接力中的前2个环节。由于这幅图如果让学生先按教材上的顺序标出不合理的位置之后,对于后面自己重新设计产生视觉障碍,本来就不长的路线上面标的都是点,混淆了学生的视觉,易产生错误,所以教师就让学生先来设计,再通过对比,认识到表格中设计的不当之处。2、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学生敢于表达的前提。本节课营造民主的和谐的共生的课堂氛围,很利于思维的开放。课堂上孩子们畅所欲言,激烈辩论,甚至几次与老师争议,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我们的课堂那强大的生命力。说到此不由的想起一句话:课堂是师生生命的历程,课堂上,师生不就在共同创造和欣赏着美景吗?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为了创造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