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课程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133578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金融课程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网络金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网络金融课程编码:0821500适用对象 :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开课学期:第5学期开课学时:36理论学时: 36 实验 / 训学时: 0学 分: 2课程类别:专业课团队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团队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计理念一、课程性质网络金融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银行、保险、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特点,并运用已学过的经济金融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运行规则和服务内容的影响;熟悉网络金融运行原理和发展规律;掌握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交易、网络

2、保险、网络金融市场操作规程;懂得网上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形成原因及网络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监管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网络金融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设计理念网络金融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每一个章节通过“课堂活动” ; “本章小结” ; “同步练习” ,在每个知识点中配有特色作业,旨在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强化能力,注重实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使

3、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上,掌握网络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方法,深入了解各种电子化、网络化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分析与设计新的电子支付工具 的能力,为日后从事金融管理与实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坚 实的基础。一、能力目标(一)能够掌握电子货币、网上支付与结算以及网上银行实务、 网上证券实务和网上保险实务的流程;(二)能够了解分析网络金融的基本思路与途径;(三)具备良好的综合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二、知识目标(一)能够了解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流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的影响;(二)能够掌握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交易、网络保险、网络金 融市

4、场的运作原理、发展规律和操作规程;(三)了解网络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监管制度。三、素质目标(一)具有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二)具有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三)具有较好的诚信品质和较强的责任意识;(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框架序号章节名称理论教学内容理论学时理论教学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实践学时实践技能要求说明1网络金融概述网络金融的概念1了解: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概况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网络金融的产生对传统金融形成的挑战掌握:网络金融的具体表现和特征浏览任着一 家银行网站网络金融的产生与发展1网络条件下金融机构

5、面临的挑战22电子货币与应用电子货币概述2了解:电子货币产生的背景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特征、作用和影响掌握: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及应用银行卡的使用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及应用23网上支付与结算网上支付的产生与发展1了解:网上支付产生的过程和发展的阶段理解:国内外网上支付系统的建设情况掌握:各种网上支付模式的操作流程中国建设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支付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2网上支付的主要模式2网上支付系统的建设14网上银行实务网上银行概述1了解:网上银行是如何产生的理解:网上银行发展的模式掌握:个人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及业务流程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个人网上银行业务2企业网上银行2网上银行业务管理1商业银行网站的运

6、营管理1网上银行的营销1序号章节名称理论教学内容理论学时理论教学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实践学时实践技能要求说明5网上证券实务网上证券概述1了解:网上证券产生的背景理解:网上证券的优势所在掌握:网上证券业务的应用模拟炒股网上证券发行1网上证券交易1网上证券结算16网上保险实务网上保险概述1了解:网上保险业务的优势所在理解:网上保险的业务程序掌握:网上保险业务开展的模式模拟网上投保机动车辆保险网上保险的发展模式1网上保险的业务与流程1发展我国网上保险的策略17网上金融安全技术网络金融安全问题1了解:网络金融现存的问题、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支付与安全协议理解: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和防木马等技术掌

7、握:安全协议的作用和配置管理网银安全支付流程的应用网络安全技术1网络支付与安全协议18网络金融的法律问题网络金融法概述1了解:网络金融法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网络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掌握:网络金融交易和网络金融监管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制定一份网络证券咨询协议网络金融交易中的法律问题1网络金融监管中的法律问题1合计学时360二、学习策略策略类别策略描述认知策略1、要求课前预习2、布置思考题,要求通过各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3、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及时检查、批阅、反馈4、课中采用多种方式提问,加大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元认知策略1、要求课后认真阅读教材2、鼓励参加相关知识的学习3、联系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自觉性、

8、主动性资源管理策略1、参阅图书馆藏的会计相关资料2、关注经济活动中的真实案例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模式及建议(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方法符合本 课程的要求,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 生都能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1、教学方法符合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 我发展的空间;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 生只有对自己、对本专业、本课程的学习有积

9、极的情感,才能保持 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 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 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 要做到: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 自尊心和积极性;2、把专业知识的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 创造实践的机会;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 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三

10、)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管理学的课堂只有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才会 充满活力,同学们才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才能转换为能力。二、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一)讲授法:主要应用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要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识;(二)启发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 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 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提

11、 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小组辩论、情景模拟、课程作业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 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四)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 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 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三、课程评价建议本课程教学过

12、程以学生为主体,考核方式重在考查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考核内容为本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避免学生期末考试前的突击复习。考查的形式包括:考勤、上课表现、讨论、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课程成绩形成方式建议: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4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首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金融类教学服务的网站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

13、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第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第五部分其它情况说明一、本标准是根据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编写,适用于三年制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二、原则上应该根据本课程标准进行授课,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课时安排、学生的反馈等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三、本课程标准为试用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向教研室或系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另外,本课程标准属于教学过程指导性文件,在试用过程中,未经教研室及系上批准,不得私自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