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317026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教学内容来看,自然人生、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诗文辞赋,姹紫嫣红。从教学形式看,听说读写,全面训练,课堂内外,不拘一格。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展示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应该是海阔天空,那么语文教师也应放开手脚,自由驰骋,在教学过程中不囿于规行矩步,创造力不致受到压抑;同时也应有开有合,控制适度,收放自如,否则无控制之课就会如断线的风筝,随流飘荡,任意东西。优化的语文教学应是驰骋与控制的完美结合、疏密有度、节奏张弛适宜,而最佳者莫过于在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如何披文入情

2、,以情动人,增强感染力,使学生顿感“无边光景一时新”,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一种共鸣。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语文的审美性质。但是,客体(课文)在审美鉴赏中,是依赖主体(学生)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主体的能动的审美,没有主体的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客体就失去了审美价值。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根据美感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一) 创造性展现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 1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 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梁田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从教学内容来看,自然人生、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诗文辞赋,姹紫嫣红。

3、从教学形式看,听说读写,全面训练,课堂内外,不拘一格。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展示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应该是海阔天空,那么语文教师也应放开手脚,自由驰骋,在教学过程中不囿于规行矩步,创造力不致受到压抑;同时也应有开有合,控制适度,收放自如,否则无控制之课就会如断线的风筝,随流飘荡,任意东西。优化的语文教学应是驰骋与控制的完美结合、疏密有度、节奏张弛适宜,而最佳者莫过于在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如何披文入情,以情动人,增强感染力,使学生顿感“无边光景一时新”,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一种共鸣。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语文

4、的审美性质。但是,客体(课文)在审美鉴赏中,是依赖主体(学生)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主体的能动的审美,没有主体的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客体就失去了审美价值。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根据美感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一) 创造性展现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经验的参与,会使学生创造出更深刻的意境。 (二) 挖掘新奇点,独辟蹊径,激荡学生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联结审美心理其他功能的中介和动力。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想象就是盲目的胡思乱想。“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在语文教学

5、中,审美主体(学生)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就得不到精神满足,产生美感。 诗人郭小川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文学作品美就美在一个“情”字上,它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来表达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教师应该通过表情朗读、生动描述、精辟剖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方式,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进入美的境界,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怨或愤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感情火花,增强其审美的内驱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从作品所表达的外显的或潜在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发生共鸣,产生审美的愉悦。 教学形式越是创新,不落窠臼,越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美感,和作者产生共鸣。凝鸿彬老师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让学生在了解了故事情节,掌握了文中任务的作用和任务间的关系后,用一个“骗”字就把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众多任务以及课文的主旨揭示得清清楚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