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292667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

2、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2. 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衔”、“喷”两字的妙处。_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_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江上往

3、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解释下列字词。爱:_出没:_风波:_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的规劝。6课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代诗人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表现了诗人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一样。4. 课外阅读。我

4、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汹涌:_深沉:_(2)作者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原因是。(3)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A.“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感动哭了。B.“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我”的爱。C.“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5、得深沉,对祖国爱得很深,当看到祖国有难的时候,心中的痛苦就十分强烈。(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的意思是_。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_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C.“闲”的意思是空闲。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6. 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6、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补全古诗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7. 读古诗,完成练习。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B.走了一路,很累。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

7、子。_。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_。8. 阅读短文。竹 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首诗是一首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5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其实是写_,表明了诗人_的精神。9. 课文理解。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8、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诗的第一句以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_3第三四句,由_转入_,既含蓄委婉地_,又侧面烘托了_,抒发了_。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2

9、“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课内阅读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_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_12. 古诗阅读。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_)(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_)(3)诗中“烟渚”、“野旷

10、”、“江清”让人感到温暖。(_)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物抒情3“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_13.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的现象,第2句描绘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4这首诗的作者是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14. 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乃:_发生:_潜:_野径:_红湿处:_ 花重: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_。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之情。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_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感觉)来写春雨。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